第3章
  人都赶集去了,村子一下冷清不少。
  行动不便的老人们窝在一块晒太阳取暖,未抽绿的树枝光秃秃,日光耀眼,云都飘向远方的雪山。
  太阳下山前,跑出去玩的应小澄捡了根又长又直的小木棍回来,一进门就迫不及待地炫耀。
  妈,你看,这是我捡的。
  杨娟在忙,但还是抽空看了一眼。
  天黑后,去县城赶集的人陆陆续续回来了。
  往年这时候应禾勇总是很晚才能到家,今年却反常地早早就回到村子。杨娟一问才知道,原来是路上遇到同村有驴拉车的人家。
  应禾勇从县城买回来的东西除了春耕要用的种子,还有应小澄想吃的烧壳子。县城卖的烧壳子里面是沙枣面,能吃到花生和芝麻,应小澄最爱吃,应禾勇每次去县城都会买一袋回来。
  杨娟从袋子里捡出三个放在碗里,让应小澄拿到隔壁去,给路心尝尝。
  应小澄抱起碗跑到隔壁敲门,心心,快开门。
  开门的是路宝华,他也才从县城回来,嘴里吃的是锅盔。
  宝华叔,我找心心。
  路宝华指了指屋,让他直接进去。
  应小澄跑进屋就看到路心了,和周围一切格格不入的男孩缩在土炕角落,身上穿着并不合身的棉衣。
  应小澄丝毫没有在意路心眼神的冰冷,献宝似地送出手里的碗,心心,吃烧壳子。
  和他的热情截然相反,路心既疏离又冷漠,不想理会他,也不想吃他给的烧壳子。
  但应小澄一看见他心里就特别喜欢,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他的脸看,欢喜地说:心心,你真好看,可以跟我一起玩吗?我把我的小木棍送给你。
  路心冷冷转开脸。
  路宝华从院子走进来就看见应小澄这小猴正趴在他家的土炕上,一脸特别想牵路心手的表情。
  我叫应小澄,你叫我小澄就好了,你不喜欢吃烧壳子吗?
  --------------------
  终于开文啦,让大家久等了。
  这本开文前在大纲上做了很多细节调整,这可能是因为我希望这是一本比较甜的文。
  关于两个小可爱命运般的相遇,再到未来翻山越岭只为完成一个儿时的约定~
  第2章
  春耕在即,村子的人都在备耕。
  买种子,修农具,松土挖沟。有手有脚能动弹的人都在期待即将到来的春耕,应小澄家也不例外。
  应家很穷,祖辈留下来的土地刚好够养活一家人,多的再没有了。
  等天气暖和,村里的人开始下田。
  应小澄也会跟到田里,他人小,拿不起大的农具,只能拿一把小锄头,跟在应禾勇屁股后。谁都能看见他,谁都看不出他撅个小屁股到底忙什么。
  黄河以西主要种春小麦,水阳村的人不光种春小麦,也种药材,种洋芋。今年应禾勇从县城买来了黄芪和柴胡的种子,希望种出来能卖个好价钱。
  应小澄想在田里帮忙,但忙不了一会儿小锄头就会被应禾勇收走。长年耕种的人浑身都是力气,抓个小猴儿再简单不过了。
  应小澄在田里待不了,只好去找他那些小玩伴。
  王庆他们今天在村子最大的那棵树底下开会。应小澄来得晚,只能挤在最边上,听王庆说今天大家要帮他做一把新弹弓。
  应小澄听得左耳进右耳出,开始玩蚂蚁了。他玩得正高兴,突然发现有人过来了。
  王庆正想用自己最宝贝的玻璃弹珠忽悠大家帮忙,就看见最边上的应小澄像猴儿一样蹿出去,跑向明显只是路过的两个人。
  这两人里有一个他认得,是路宝华的妻子王素芬。王素芬牵在手里那个孩子他从没见过,但应小澄明显认识,因为不过一眨眼他已经跑到人家跟前去了。
  心心,来和我们一起玩吗?应小澄热情得像一团火,很自然地牵起路心的手,你当大王。
  王庆很生气,喂!
  但路心很用力抽回自己的手,一言不发,目光冰冷。
  应小澄怔了一下,并不生气,只是被挣开的那只手好像被拒绝了还是很想牵他,又伸向路心。
  路心手臂一动,把自己的手藏在背后,应小澄就牵不到了。
  王素芬看着性格冷漠孤僻的路心,在心里叹了气,脸上挤出笑安慰应小澄,小澄,我们现在要去心心的外婆家,下次再一起玩吧。
  应小澄也笑,眉眼弯弯地点头。
  王素芬和路心走后,王庆几个孩子才围过来,疑惑路心为什么生得那么白,比他们这些祖祖辈辈都生活在雪山下的人更像是雪山的孩子。不解路心为什么明显是个男孩,又漂亮得不像个男孩。
  -
  王素芬娘家就在水阳村,父亲过世得早,母亲没有选择改嫁,穷苦地活了一辈子才给女儿寻一门亲事,把儿子送去县城打工。
  王素芬出嫁早,但肚子迟迟没有动静,一年一年地等,最终等到县城医院确定他们夫妻不会有孩子。
  宛如晴天霹雳的噩耗险些将这个家击垮了,绝望中是王素芬在县城打工的哥哥给他们出了个主意,生不出就买一个。
  这样的事在水阳村不新鲜,村里就有人是从其他村抱来的,穷苦人家孩子生的多又养不起,就会把孩子送给别家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