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5章
  她的哭声嘶哑,带着浓浓的悲哀:“爹爹!我不想死!我是做错了一些事,可我罪不至死啊。”
  她声声哀求,说着自己不想死。
  辛太傅一时心软,没有对她下死手,没过多久,便查出她有了身孕。
  翻开敬事房的彤史,那孩子绝非明帝的,而是在明帝大丧期间所怀。
  如此,辛太傅就更不能逼她为明帝殉葬了。
  当时还是王爷的纵帝带走了她,夺了商清晏的皇位登基后,不顾群臣反对,封她为淑妃。
  辛太傅就这样将错就错,瞒下来那可耻的一桩桩事件。
  他始终没有忘记,当时辛夷跪在他脚边,说商清晏看到了,也都知道了。
  辛太傅知道商清晏早慧,年幼时知道这样的事情,便患上了严重的洁癖,也不再与辛夷亲近。
  他的处境太艰难,可是辛太傅不敢拉他一把。
  一方面他知道一朝天子一朝臣,商清晏因为年幼被皇叔篡位,就连活着都难,更别说夺回皇位了,他没必要冒着得罪纵帝的风险帮商清晏。
  另一方面,他知道商清晏心里有结,与辛夷、与他的关系再难恢复如初,便费尽心思,也再难令其亲近。
  于是辛太傅便刻意疏远了他,无视他在盛京中的艰难日子。
  可辛太傅没想到,那个幼童,即便没有他的帮忙,也走到了这一步。
  “太傅...”
  “他杀了朕的父皇,朕如何能无动于衷?”
  “外祖父...”
  “我不想死啊!你给我指一条生路吧。”
  商渐璞的哭声似乎与辛夷的哭声重合,辛太傅睁开眼,终于道:“可是渐璞,你的父皇,也杀了他的父皇啊。”
  第612章 商渐璞,孤定要你血债血偿!
  商渐珩看着眼前的兵马,那双狭长微挑的眸子,带着几分凝重。
  周彤点完兵后,跑过来道:“太子殿下,兵马已经清点完毕,随时可以出征。”
  商渐珩道:“三日后,向盛京进发。”
  周彤道:“是!”
  另一边的方内侍小心给商渐珩递上茶,脸色带着几分忧思。
  商渐珩问道:“怎么做出这副表情?”
  方内侍道:“太子殿下,这个时候动兵,会不会仓促了点儿?”
  商渐珩冷笑一声:“是仓促了,可孤还有得选吗?”
  方内侍只好住口,在心中默默叹息。
  商渐珩道:“孤如今的处境,与当初在鲁县何其相似?”
  谁都说他当时在鲁县过于心急了,所以才在围场输得一败涂地。
  可旁人想没想过,他可是差点儿死在鲁县。
  纵帝当时已经对他起了杀意,他染上瘟疫后,纵帝的确表现出了悔恨。
  但这不代表,他病愈回京,身负治疫的巨大功劳,以及民间对他感恩戴德的崇敬,不会再次被父皇猜忌。
  与其为人鱼肉,任人宰割,不如自己成为持刀人。
  就算这把刀子没能捅向旁人,却伤到了自己,他也没什么可后悔的。
  而现在,他夹在商渐璞和商清晏中间,进退两难。
  若是不能主动进发,就只有被清剿的下场。
  其实还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倒向商清晏。
  毕竟商清晏与商渐璞之间的仇恨甚是深重,当初商清晏费尽心思捧商渐璞上位,却差点儿死在商渐璞的背刺中。
  再加上边关内乱未平之时,朝廷不仅不往边关送去军资,还屡次拖后腿。
  甚至在虞安歌身陷凉国时,商渐璞还打算放弃,逼得虞廷不得不反。
  反观他,或许在夺储时得罪过商清晏和虞安歌,但绝对不算血海深仇。
  若他主动倒向商清晏,跟商清晏一起对付商渐璞,最起码能留下一条命来。
  不过...
  商渐珩看着自己面前的军队,心中百感交集。
  这里的兵马,大多都是跟着他已久的私兵,更是有他周氏族人,与他有着浓厚的血缘关系。
  他们将身家性命交付于他,不是让他做一个懦弱的投降之主的。
  他的傲气,也决不允许他跪着求生。
  他就是死,也该死在那龙椅之上。
  商渐珩冷声道:“谢相倒台,那个废物在朝中无人可用,此时必定六神无主。至于原先那几个守城的废物,不足未虑。”
  眼下是他攻向盛京不可多得的好时机,他不能不抓住。
  商渐珩道:“西边可有什么动静?”
  方内侍忧心忡忡:“至今没有消息。”
  没有消息,不代表没有动静。
  那边消息封锁得严实,他们费尽功夫去探,也没有得到结果。
  而这,才是最让人恐慌的。
  万一他们动了兵,而西边趁机打来,他们便是穷途末路。
  方内侍再次问道:“太子殿下,咱们还起兵吗?”
  商渐珩道:“破釜沉舟,非生即死。”
  方内侍看出来商渐珩的决心,也就不再相劝。
  商渐珩从怀里掏出一支金钗,正是当初应苍为了威胁他,给他送来的那一支。
  “孤这一生,似乎总是缺少了点儿运气。”
  他努力将所有事都做到最好,成为父皇最有能力的长子。
  可是他母妃只是个贵妃,又一心扑在父皇身上。
  占长却不占嫡,占才能却不占父皇的恩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