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若她执意不从,皇上只需摔杯为号,大军便会立即行动,包围皇宫,迫使太后让权。”
  换句话说,就是逼宫。
  姬文轩的眉头紧锁,眼中闪过一丝忧虑:“可是,这太危险了。母后她心思深沉,一旦被发现,太傅你的处境将十分危险。”
  白钰轻轻一笑,“臣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只要能为大楚换来一个太平盛世,让百姓安居乐业,臣纵是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姬文轩眼中闪过一丝犹豫的神情,还想开口说些什么。
  但看着那张心悦已久的脸,还是咽了下去,“好,那就照你说的做。”
  第2章 声讨太后未如愿,一身傲骨被折断
  【再次强调啊,攻司临夜vs受白钰,太后塑造的是暴君形象,是按照商纣、夏桀的形象来的,不是爽文女主太后形象】
  【所以开头太傅很冲动,毕竟隐忍很多年暴政,看不惯太后的恣肆横行,所以才出头顶撞太后。】
  翌日。
  朝堂之上一片肃穆,文武百官们人手拿着玉碟,整整齐齐地站在左右两侧。
  白钰与王丞相两人站在前面,一个是当朝帝师,一个是百官之首。
  九千岁司临夜如往常一样,没有来上朝。
  太后扶着丫鬟翠珠的手,莲步轻移的走上了高台,坐在姬文轩的身边。
  数十条精致的珠链在微风中摇曳,轻轻碰撞,遮住了她的容颜。
  “各位爱卿有事起奏,无事退朝!”那道女声好似冰锥,刺破了飞檐翘角上那片彤云密布的苍穹,震人心魄。
  王丞相走上前来,神色凝重地说道:“启禀太后娘娘,边关近日战报紧急,臣的爱子在信中急切地请求增援。”
  太后的眉头微微一皱,脸上露出一丝不满的神情:
  “王丞相,当初可是你极力推荐他去镇守边关的,还说你儿子骁勇善战,现在怎么又输了?真是让哀家失望啊!”
  王丞相深吸一口气,低头拱手道:“娘娘所言极是,臣的爱子虽勇猛,但沙场上胜负难料。臣恳请娘娘能再次伸出援手,以助他扭转战局。”
  太后挥了挥手,示意他退下:“哀家知道了,你先退下吧。”
  她目光向台下扫视一眼,“诸位爱卿还有什么事情要禀报吗?”
  这时,只见白钰一身白衣锦袍,身姿挺拔地走到大殿中央的红毯上,两手相并道:
  “臣白钰,有要事启奏。”
  太后手指撑着额头,微微闭上眼睛:“爱卿请讲。”
  白钰深吸了一口气,而后道:“太后娘娘,陛下如今已然到了及冠之年,在您的悉心教诲之下,他已经具备了独当一面的能力。”
  “微臣斗胆,恳请娘娘还政于陛下,撤销垂帘听政,让他操练朝政兵法,为天下苍生谋福祉。”
  嘶……
  话音刚落,朝廷上的气氛如同冰封的湖面般骤然凝固,变得冰冷瘆人。
  朝臣们纷纷面露惊愕之色,看向了白钰,心里暗骂他简直不要命了。
  太后猛然睁开眼睛,看向了他,目光比外头的雪色还冷:
  “皇帝典学未成,德薄才疏,毫无治理朝政的经验。哀家自然会深思熟虑,将权力逐步交托于他。”
  白钰听到这话感到非常可笑,想当初,太后辅佐第一位皇帝的时候也是这么说的。
  可这不过是她的缓兵之计罢了。
  那位皇帝也是对她说出了想要亲政的话,第二天就暴毙在龙床上了。
  白钰深吸了一口气,看似轻描淡写,实则针锋相对:
  “娘娘所言极是,但臣认为,如今边疆战乱四起,烽火连天。”
  “后宫干政只会让外敌认为我朝无人可用,会趁机发动战争扰乱我朝安宁。”
  “皇上才智超群,登基以来也一直勤勉好学,假以时日,定能成为一代明君。”
  太后目光如刀,盯着白钰,声音逐渐变冷:
  “边关之乱,原因诸多,岂能简单归咎于哀家的性别?太傅,你的思想未免太过狭隘,难道男子就一定能保边关安宁?”
  白钰看着她,面不改色道:“女子坐镇朝堂并没有错,只是你这些年来乱施政令,使朝廷之上贤良尽失,还让王丞相经验匮乏的儿子去镇守边关,你说我们能不输吗?”
  太后一听,顿时心头火起,猛然拍了一下凤椅的靠手:
  “放肆,胜败乃兵家常事,你竟敢借此机会,对哀家进行无端的指责!你可知,忤逆哀家,扰乱朝纲,是何等的重罪?”
  “死罪。”
  “迷惑君主,让他对哀家这个养母产生质疑又是何罪?”
  “死罪。”
  “你既然都清楚,还不惜拿自己的性命请求哀家放权,看来你是从心底里就对哀家不服啊。”
  “你莫非是想在背后操控皇帝,将大权紧握在自己手中?”
  白钰面不改色,从容应对:“微臣一片赤诚之心,日月可鉴!”
  “只是当下内忧外患,微臣身为臣子,不得不忧心忡忡啊……”
  人死鸟朝天,不死万万年。今日,他本就是抱着必死之心来的。
  “你!”太后眼中怒火如暗流涌动,她强忍着心里的怒气看向姬文轩:
  “皇帝,白钰是你的太傅,亦是楚国的帝师,他的意思可也你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