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训练基地里的生活很单调,几乎没有娱乐时间,所有人的目标只有一个,出成绩。成绩好了,一切都好了。
  在西山田径队,应小澄最大的感受就是这里的饭菜真的很好吃,还有会好像开不完的。训练基地的会议室总有人在用,可开会说的事大多不要紧,还总占用训练外的时间。
  队里各种各样的小事加起来,应小澄的外出申请打完了也出不去。
  等他终于有时间走出训练基地,已经是他来西山的半个月后,那天跟他一起外出的是同为中长跑运动员的许青山。
  我可是本地人,本地人给你带路你就偷着乐吧。
  应小澄笑眼弯弯地点头,谢谢哥。
  许青山和应小澄是同龄人,其实就大几个月,但应小澄管比自己大的人都叫哥。人爱笑,嘴又甜,脾气软,这样的人不管走到哪里,身边都有人在。
  导航结果的悬铃木是一条路的名字,一条很长的路。据许青山这个本地人说,这房子地段一般,出地铁转公交车,还得步行一段,这样的房子一般都是老居民房,老年人扎堆住的地方。难怪他不认识。
  应小澄提着路上买的水果跟着许青山,许青山跟着导航。路越走越偏,越走越安静,头顶的树叶也越发遮天蔽日。
  这就是悬铃木吗?应小澄仰脸看,满眼映着鲜绿的影子。
  风一吹,整条路的树叶哗哗响。
  应该是吧,你没看这路两边种了一排,应该是这个原因,这条路才叫悬铃木的吧。
  应小澄露出原来如此的表情。
  1-01,1-02每一个黑色门号牌的背后都有一幢老式的红砖洋楼。许青山说这里以前应该是租界。
  走到1-12,这幢洋楼和之前经过的洋楼没有太大区别,一样的静悄悄,里面好像没有人在住。
  应小澄站在门铃前,深呼吸好几次才按响门铃。
  老式门铃声空旷响着,紧闭的大门后出现脚步声。
  应小澄发怔地盯着铁门看,因为紧张,心口缩得很厉害。
  谁?
  铁门被打开一条不大的缝,门后站着一个四十多岁的妇女,身上穿的衣服像某种工作制服。
  你,你好,我叫应小澄,我想找一下柏浔。应小澄难掩紧张之色,他在家吗?
  他不在。
  应小澄失望得眉头微皱,那他什么时候回来?
  我不知道,你可以电话联系他。
  我没有他的电话。
  妇女一脸为难,我也没有办法,他出门快两个月了。
  应小澄瞪大眼睛,他去哪了?
  妇女摇头,我不知道。
  应小澄没有再问,想起手上还提着东西,他忙拎起来往里送,这个,送给你们吃。
  妇女推拒,不好意思,雇主规定我们不能收。
  铁门被关上,应小澄无计可施,只好将专挑贵买的水果礼盒放在铁门边。
  现在怎么办?许青山问。
  应小澄摇摇头。
  许青山拍了拍他的后背,走吧,别站人门口了。
  离开悬铃木,应小澄有些无精打采。许青山挺理解他,毕竟应小澄已经期待很久。
  放心,他房子在这,只要他还住在这没搬,你肯定能找到人。
  应小澄叹了一口气,又笑着点头,对,我肯定能找到他。
  走吧,哥带你玩。
  -
  现役运动员外出多有限制,运动员行为规范手册上禁止他们私自外出就餐,零食也不能吃。即使打了申请出来,想玩得尽兴也是很困难。
  应小澄刚到西山就进了训练基地,今天之前哪也没去过,对西山唯一知道的就是这悬铃木1-12号。这让许青山一个土生土长的西山人多少有点不满。
  你竟然连西山塔都不知道。
  应小澄心里还在记挂没见到面的柏浔,努力把注意力拉回和许青山的对话上,西山塔是什么地方?
  就是一座历史很悠久的石塔,在西山公园,我带你看看。
  西山公园是景区,不光有西山塔,还有不少能吸引年轻人的东西。
  买了门票进去,入眼就是大面积郁郁葱葱的绿植,蜿蜒小路通往石塔,草坪上停了很多鸽子,有很多人在喂那些鸽子。
  应小澄问:为什么这里有这么多鸽子?
  养来赚钱。许青山指了指某处,要买特定的饲料喂。
  应小澄恍然大悟。
  沿着小路继续往里走,视野变得更加开阔,能看到一些金属雕像,雕像围绕的圆形空地上是一个定时喷泉。
  许青山指着那片空地说:这里还举办过古典音乐会,就是我们西山的交响乐团。
  应小澄一路走一路听,走到西山塔下,许青山帮他拍了几张照。
  就像许青山说的,来西山不来西山塔,来了也白来。不是节假日,西山公园也有相当多的人,其中以年轻人居多。
  从西山塔上的台阶下来,这里是比前段更热闹的地方,开始能看见商店。其中最大的一间,许青山说那是西山公园自营的纪念品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