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这个恢复程度虽然有些慢,但下个月上山跑,是没有问题了。”
“明天早上我们再去打些渔,明天就去趟镇上,再去趟师父家,给师父做的衣裳还在布庄没拿回来呢。”
赵子诚听说上山跑没问题,心情大好,也计划着。
去找师父不但要问方子的事,也要商量上山打猎的事了。
一个月没上山,他也想去铁匠铺多打几支箭头备用。
第459章 赵长禄来了
第二天早上,赵子诚正在河边打渔,林小禄要上学,只能来送馒头给他吃。
林小福只能自己一篓、一篓往家背鱼,林小春一个人去河边洗衣裳。
林小福又一次往家走时,正要上坡,抬头一看顿时愣了愣。
“公公,你怎么来了,小心些。”林小福连忙摘下背篓,跑过去扶住赵长禄。
赵长禄拄着拐杖正往河坡下走,人看起来精神了不少,但神情却充满了忧虑,一个中年汉子却要拄拐而行,多少有些让人同情。
“我来看看,老二不是还在养伤么,怎么又打渔去了?”
赵长禄见二媳妇过来搀扶自己,态度并不恶劣,心里还是满意的。
“这不是昨天迎春来哭说家里没钱买油盐了么,还想做新衣裳,昨晚我和我娘商量了,我小弟今年读书的钱刚攒到,再晒的干鱼就我们自己攒了。”
“我娘说,我虽比迎春小一岁,但我到底是嫂子,要有个嫂子样儿,迎春是个姑娘家,想做身新衣裳并没有错。”
“我便想着,这都四月天了,我们虽没什么钱,但给迎春、子富、岳儿添件新衣裳是应该的。”
“昨晚和夫君商量了,今天一早就来打渔,还有上回给子富买纸笔的钱,还欠着几吊没还呢,也得赶紧攒钱还了。”
林小福心平气和、通情达理一翻话,说得赵长禄毫无反驳之力。
亲家娘都这般通情达理替赵家姑娘考虑了,还教自家丫头有嫂子样儿。
他这个公公只能树起大拇指称赞,哪里能说半句不是?
河坡这边的人看到赵长禄来了,结合昨天赵迎春哭着回家的事,都在心下为赵子诚和林小福担忧。
公公亲自来了,怕是不好应对呢。
因而便有些人在不远处张望着,有正好去河边洗衣的妇人,到是加快了脚步赶上来。
看到林小福将鱼篓扔在一边,扶着公公下河坡,都在心里称赞。
小福丫头这媳妇当得没话说。
“公公,夫君在那边拖网,你过去找他吧,我先把鱼送回去,小弟上学了,小妹也在洗衣裳,我只能自己慢慢往家背了。”
林小福说着无奈地笑了笑,她要让赵长禄知道,以往赚的钱给林家,是有道理的。
她们林家并没有占赵家便宜。
“你去吧,上坡小心些。”赵长禄含笑点头。
原本是来为迎春的事训斥赵子诚的,身为兄长岂能让妹妹哭着回家。
但刚才二媳妇一翻话,让他心里舒坦了不少,便收了训斥人的心思,只去看看老二打渔的情况。
打渔是能卖钱,但他们赵家人更清晰,打猎赚得更多。
在不能打猎时,若能打渔也不错,总算是个进帐。
只不过这进帐不能进到林家的帐上,昨晚迎春回来哭诉哥哥态度不好,嫂子更是骂骂咧咧,若非他拦着,张氏怕当晚就要骂到这边来了。
还好拦下来了,不然这关系只会越发恶劣,那厉害媳妇又能找到由头闹分家了。
偏老二如今又只听媳妇的,不听娘的话了。
真正是应了那句“娶了媳妇忘了娘”的话,他这个继父也不好管得太多。
第460章 林余氏教着女儿
林小福看着赵长禄的背影,心里笑了笑,便背上背篓往坡上跑去。
她得赶紧把鱼送回家,再赶去河边,免得老实人被精明爹给绕进去。
当然她刚才说的话也不是信口说说,昨晚吃饭时确实是娘叮嘱她了,夜里她和赵子诚也商量过。
也幸亏商量好的,不然穿帮了更麻烦。
村里人本在坡上张望,见到林小福上来连忙拦着询问,也表示了他们的担忧。
“没事儿,昨晚迎春不是来过嘛,受了委屈回去,还能不告状么?换了我我都会告状了,何况是她?”
林小福不在意地呵呵笑着,并不愿意现在就对村里人说道赵家闲话。
“我猜公公是为这事儿来的,其实我娘昨晚也骂过我了,没个嫂子样儿,所以我和夫君商量了……”
但她刚才对赵长禄说过的乖话,此时当然也要说说。
她林小福不但要当个贤惠媳妇、大方嫂子,也要让村里人知道,她林家二房的人也是通情达理,不欠赵家什么的。
大家听了都很赞同,也为林余氏的通达而敬佩。
这么一比较,事事算计、不疼儿子的赵张氏,就被比下去了。
村里人一边夸着林余氏、一边就说着赵张氏的不好。
林小福却笑了笑,连忙往家跑了。
如今也只能让村里人来说恶婆婆的闲话,再让好面子的公公来约束婆婆,这样她和男人才有安生日子过呢。
林小福刚跑到家,就见娘也在往外冲,不由吓了一跳。
“娘,干啥去?”
“我听三奶奶说你公公往河边去了,怕他为难你们。”林余氏见大丫头回来了,连忙问情况。
“明天早上我们再去打些渔,明天就去趟镇上,再去趟师父家,给师父做的衣裳还在布庄没拿回来呢。”
赵子诚听说上山跑没问题,心情大好,也计划着。
去找师父不但要问方子的事,也要商量上山打猎的事了。
一个月没上山,他也想去铁匠铺多打几支箭头备用。
第459章 赵长禄来了
第二天早上,赵子诚正在河边打渔,林小禄要上学,只能来送馒头给他吃。
林小福只能自己一篓、一篓往家背鱼,林小春一个人去河边洗衣裳。
林小福又一次往家走时,正要上坡,抬头一看顿时愣了愣。
“公公,你怎么来了,小心些。”林小福连忙摘下背篓,跑过去扶住赵长禄。
赵长禄拄着拐杖正往河坡下走,人看起来精神了不少,但神情却充满了忧虑,一个中年汉子却要拄拐而行,多少有些让人同情。
“我来看看,老二不是还在养伤么,怎么又打渔去了?”
赵长禄见二媳妇过来搀扶自己,态度并不恶劣,心里还是满意的。
“这不是昨天迎春来哭说家里没钱买油盐了么,还想做新衣裳,昨晚我和我娘商量了,我小弟今年读书的钱刚攒到,再晒的干鱼就我们自己攒了。”
“我娘说,我虽比迎春小一岁,但我到底是嫂子,要有个嫂子样儿,迎春是个姑娘家,想做身新衣裳并没有错。”
“我便想着,这都四月天了,我们虽没什么钱,但给迎春、子富、岳儿添件新衣裳是应该的。”
“昨晚和夫君商量了,今天一早就来打渔,还有上回给子富买纸笔的钱,还欠着几吊没还呢,也得赶紧攒钱还了。”
林小福心平气和、通情达理一翻话,说得赵长禄毫无反驳之力。
亲家娘都这般通情达理替赵家姑娘考虑了,还教自家丫头有嫂子样儿。
他这个公公只能树起大拇指称赞,哪里能说半句不是?
河坡这边的人看到赵长禄来了,结合昨天赵迎春哭着回家的事,都在心下为赵子诚和林小福担忧。
公公亲自来了,怕是不好应对呢。
因而便有些人在不远处张望着,有正好去河边洗衣的妇人,到是加快了脚步赶上来。
看到林小福将鱼篓扔在一边,扶着公公下河坡,都在心里称赞。
小福丫头这媳妇当得没话说。
“公公,夫君在那边拖网,你过去找他吧,我先把鱼送回去,小弟上学了,小妹也在洗衣裳,我只能自己慢慢往家背了。”
林小福说着无奈地笑了笑,她要让赵长禄知道,以往赚的钱给林家,是有道理的。
她们林家并没有占赵家便宜。
“你去吧,上坡小心些。”赵长禄含笑点头。
原本是来为迎春的事训斥赵子诚的,身为兄长岂能让妹妹哭着回家。
但刚才二媳妇一翻话,让他心里舒坦了不少,便收了训斥人的心思,只去看看老二打渔的情况。
打渔是能卖钱,但他们赵家人更清晰,打猎赚得更多。
在不能打猎时,若能打渔也不错,总算是个进帐。
只不过这进帐不能进到林家的帐上,昨晚迎春回来哭诉哥哥态度不好,嫂子更是骂骂咧咧,若非他拦着,张氏怕当晚就要骂到这边来了。
还好拦下来了,不然这关系只会越发恶劣,那厉害媳妇又能找到由头闹分家了。
偏老二如今又只听媳妇的,不听娘的话了。
真正是应了那句“娶了媳妇忘了娘”的话,他这个继父也不好管得太多。
第460章 林余氏教着女儿
林小福看着赵长禄的背影,心里笑了笑,便背上背篓往坡上跑去。
她得赶紧把鱼送回家,再赶去河边,免得老实人被精明爹给绕进去。
当然她刚才说的话也不是信口说说,昨晚吃饭时确实是娘叮嘱她了,夜里她和赵子诚也商量过。
也幸亏商量好的,不然穿帮了更麻烦。
村里人本在坡上张望,见到林小福上来连忙拦着询问,也表示了他们的担忧。
“没事儿,昨晚迎春不是来过嘛,受了委屈回去,还能不告状么?换了我我都会告状了,何况是她?”
林小福不在意地呵呵笑着,并不愿意现在就对村里人说道赵家闲话。
“我猜公公是为这事儿来的,其实我娘昨晚也骂过我了,没个嫂子样儿,所以我和夫君商量了……”
但她刚才对赵长禄说过的乖话,此时当然也要说说。
她林小福不但要当个贤惠媳妇、大方嫂子,也要让村里人知道,她林家二房的人也是通情达理,不欠赵家什么的。
大家听了都很赞同,也为林余氏的通达而敬佩。
这么一比较,事事算计、不疼儿子的赵张氏,就被比下去了。
村里人一边夸着林余氏、一边就说着赵张氏的不好。
林小福却笑了笑,连忙往家跑了。
如今也只能让村里人来说恶婆婆的闲话,再让好面子的公公来约束婆婆,这样她和男人才有安生日子过呢。
林小福刚跑到家,就见娘也在往外冲,不由吓了一跳。
“娘,干啥去?”
“我听三奶奶说你公公往河边去了,怕他为难你们。”林余氏见大丫头回来了,连忙问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