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
  如果人生可以重启。
  她可不可以让爸爸再抱她一次?
  可不可以在爸爸怀里再撒一次娇?
  如果有如果,那她是不是会少一点遗憾?
  ——
  从山上下来的时候,一个三十多岁的打扮精致的女人迎面走来。
  池渔情绪还有些低落,一直低着头走路。
  女人走了几步突然回头,看着池渔的背影,声音有些激动,问道,“池渔?你是池渔吗?”
  池渔回头,看了两眼,不认识,语气平淡,“您是哪位?”
  “真是池渔呀,我是阮星辰。”
  她很激动,上前两步抓住池渔的手。
  池渔甩了两下没甩开。
  “知道了,没别的事我先走了。”
  她的声音很冷漠,和阮星辰的热情形成鲜明的对比。
  阮星辰一点都不介意,“你刚才是去看你爸爸了吗?我正准备去看他。”
  池渔不答反问,“我爸的墓碑是你打扫的吧?谢谢了,以后不用了,我会去打扫的。”
  刚才上去看到这么干净,现在看到阮星辰,她心里隐隐有些猜测。
  阮星辰没有否认,“没关系的,你去上学来不了的时候,我有空就会过来,有时除下草,顺道跟你爸说说话。”
  池渔看她的样子,知道也是个劝不动的,叹了口气,“随你。我先走了,你上去吧。”
  阮星辰追上来,“池渔,我之前跟你说的话是永久有效的,你上大学的费用全部由我来承担,如果你遇到困难记得找我,这是我的名片,你随时都可以打我电话。”
  她其实后来有尝试过再打电话的,但是没打通,提示是关机,她不确定池渔是不是将她拉黑了。
  她将名片塞到池渔手里,生怕她拒绝似的,急冲冲地走了。
  池渔捏着名片,到底将名片塞进书包里……
  第142章 我好想你啊
  池渔回去后开始大扫除,和爷爷一起置办年货,准备过年吃食,在家时将贺新春的歌曲调得很大声,听着热热闹闹的。
  这个年池家过得很冷清,但陪着爷爷,也很温馨。
  年初三那天,她又去看了池昭,回来时却收到凌渊的电话。
  “池小鱼,你现在有没有在家?”
  “干嘛?”
  “我在你家楼下,我能上去跟爷爷拜个年吗?”
  池渔大吃一惊,“你家不用拜年探亲戚吗?怎么有空来这里?”
  凌渊:“怎么,不欢迎啊?”
  这人,怎么说话呢?
  她问道,“你怎么找到我家的?是子皓哥给你的地址?”
  梁子皓帮白杨寄了些年货过来,他手上有地址。
  “是呀。”
  “你等我一下,我现在坐车回来。”
  池渔没挂电话,直接打了部车匆匆赶回小区,结果就看到凌渊站在寒风中,像一棵小白杨似的,挺拔笔直。
  她才走近,凌渊就迎了上来,看着因为赶路吹得鼻头发红的池渔,忍不住皱起眉头,“怎么穿这么少?也不知道围条围巾。”
  “我不冷。”
  话刚落,她已经被少年伸手一把抱在怀里,下巴搭在她的肩头,“池小鱼,我好想你啊。”
  他们明明才分开几天而已,他就觉得好像好几年没见似的,想她想到发疯。
  以前总不能理解古人写的“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现在尝到了分别的滋味,才知道古人总结真是精妙。
  池渔也是想他的,但只是回抱了他一下就推开了,“注意着点儿,被邻居看到不好的。”
  凌渊叹了口气,“我真的,太难了!”
  池渔忍不住吃吃的笑,“我们邻居特别八卦,看到会说闲话。”
  凌渊心里也明白,老老实实地跟在她身后。
  “怎么拎那么多东西?你开车过来的?”
  池渔这时才看到他手上拎着各色的礼品,细细数了下,有七八盒之多。
  “过年呢,总不能空手过来。”
  又说,“司机送我过来的。”
  这些东西都是凌渊让奶奶准备的。
  奶奶一听说他要去女同学家里拜访,积极得不得了,如果不是他劝着,恐怕还不止这些。
  凌渊还不知道,等他走后,凌奶奶就和凌爷爷以及凌霄凑到一起说悄悄话。
  “阿九说去女同学家,其实是去看孙媳妇对吧?从前可没见过他去谁要备礼物的。”
  凌霄知道的多一点,“是梁夫人和前夫生的女儿,我见过,和阿九蛮般配。”
  “哎哟,”凌奶奶拍着手,“那个小姑娘我听过,成绩好,长得水灵灵的,来了这么久还没见过人呢,哪天让阿九邀请她来家里做客。”
  凌霄早就想和池渔私下见个面,探探她对凌渊的看法,再进一步考虑要不要和她坦白凌渊的病情,只不过,他觉得关于个病还是让凌渊亲口跟她说比较好,“等元宵节那天吧,我们弄个烧烧,让阿九请同学朋友来家里玩儿。”
  “妈,到时您可得收敛一点,别太热情,别吓着人家小姑娘。”
  他看池渔的性子应该不是闹腾且自来熟的人,太热情别将人吓跑了。
  “我宝贝还来不及,怎会吓到她?”
  黄婶在一旁也笑着说,“怪道阿九少爷前阵子经常做吃食呢,原来是哄女朋友去了。老太太,您还记得吗?就中秋节前一天晚上,阿九少爷做了面条打包出去了,想必那会就已经看对眼了。上个月,还让我包了一大包零嘴出去,看来阿九少爷挺会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