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0节
  洛长青的举动自然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其中就有洛氏年轻人,这些人比大多数人都更加关注大唐。
  “从前些时日的诏令来看,家主意识到了大唐内部的问题,准备开始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接下来的帝国,应该会进入一个新的蓬勃的发展期。”
  他们对于洛长青的改革评价还是比较高的,船小好调头,船大嘛,在一个庞大的帝国中进行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但未来的结局不会改变的,大唐是世界的中心,它不是那些远离世界中心的小国,它的命运是不可能改变的。”
  在国际政治中,有一个真理,那就是大国才有资格决定自己的命运,而小国则是棋子,小国的一切,都要看大国的脸色,这诚然是至理名言,但这其中蕴含着另外一重意思。
  小国的命运由大国来决定,所以小国中某一个人或者族群的命运,也由大国决定。
  对于某些王族来说,这实际上是一件好事,因为如果没有大国介入的话,小国的王族不可能维系统治,在过去的无数年,大唐已经扶持了很多这样的小国王族。
  大国能够在世界的诸多国家中自主决定自己的命运。
  那大国的命运由什么决定呢?
  由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这是一个谁都控制不住的东西,除非有一个强有力的存在,从外面干涉,在这个世界上,除非完全体的姬昭出手,否则这是不可能的。
  大唐是世界的中心,谁能干涉大唐呢?
  所以这些洛氏的年轻人,对大唐的评价是,无论如何挣扎,都将不可避免的走向注定的命运。
  这些出身洛氏的年轻人,声音中带着感慨和叹息。
  任何一个洛氏的族人,都不会想要看到大唐帝国的落幕,这是他们的祖先曾经奋斗了四百年的王朝,这个王朝到处都流满了洛氏的血,到处都是洛氏的荣耀。
  如果可以的话,真的没人想要大唐落幕。
  “在民间一直都有人想要让洛氏成为皇族。”
  “但那是不可能的。”
  “两千年的洛氏不王,如此在这个时候做不到遵守,那可真就成了一个笑话。”
  洛氏如果成为了皇族,尤其是在大唐后面成为皇族,那千百年来所奉行的忠义,就成为了一个笑话。
  “一切的历史,都无法再相信了。”
  这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如果洛氏成为了皇族,那谁还会相信青史上的记载呢?
  那些洛氏在每一个王朝的事迹。
  洛氏在每一个历史关键时刻的抉择,所表现出来的人性的光辉,对仁义礼智信的遵守,对忠诚的诠释。
  都会在洛氏登上帝位的那一瞬间烟消云散。
  他们会说,“谁知道那些历史,是不是被修饰过的,把前朝的历史写的不堪,突显自己的光明,肯定就是这样”。
  这一类的言语,只要略微一思考,就知道是注定会出现的。
  为什么每一代的天子对于洛王都如此的信任,远远超过其他臣子,甚至超过对李氏自己宗王的信任程度。
  因为从李洛合一到现在这种程度,根本就没人想过,洛氏有一丁点可能会篡位。
  在汉朝的时候,洛氏的政治信用很高,但没高到这种程度,所以在汉朝的时候,托孤摄政是一件极其高规格的事情。
  是皇室对洛氏的无比信任。
  但是对于大唐来说,洛氏摄政难道不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吗?
  当初文成皇后,她既不是皇太后,也不是摄政,仅仅是一个由辅政大臣指定的辅政大臣,可以说从法理上,没有什么大权的臣子,却连续为大唐选择了三位天子。
  前两位尚且可以说根据顺位继承,但选择中祖光武皇帝的时候。
  可是帝位空悬了很长一段时间,她堂而皇之的摄政,也没人觉得不妥,她又堂而皇之的为大唐选择一位天子,也没有人觉得不妥,而是直接承认了中祖的帝位。
  这就是洛氏在大唐的地位。
  这样的地位,洛氏又怎么可能做出一些事情呢?
  什么东西能够比洛氏两千年积攒的声望更加重要?
  难道是权力吗?
  现在的洛氏还需要那些东西吗?
  可能在推行改革的时候会想,但不值得为了它而付出那么多,况且为了那些东西,而践踏底线,对天下的伤害可能会更大。
  毕竟洛氏所代表的,在某种方面,是人类道德底线,只要洛氏还在哪里,人的心中就始终还有一把秤,还相信这个世上有一些重要的东西,比如人性。
  ……
  “家主既然已经意识到了帝国中所存在的问题,那接下来一定会接着去做,但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很难了,不知道还有没有时间去对整个帝国进行改革,也不知道帝国全部改革完毕,会是什么样子。”
  对于这番猜测,立刻就遭到反对,“根本就走不到考量后来的程度,大唐国内的贵族阶层无比强大,新兴阶层现在占得了一点上风,但都是虚假的。
  看吧,很快贵族们就会真正的出手,新兴阶层玩不过大唐贵族老爷的,到时候要么乖乖在帝国内当狗,重新回到曾经那个时代。
  要么就转移往帝国触手难以触及的地方跑。”
  “是啊,我们不是早就有结论了,帝国内部的现状,在现在是不可能改变的,帝国的军队太强大了。
  可以轻而易举的击败任何试图颠覆帝国的势力,除非整个世界联合起来。”
  “强大的帝国总是从内部开始崩塌,而且现在世界的变化这么快,最近实验室中,好像有了新的发现,如果再次发生一场类似于蒸汽机出现这样的工业大进步,那世界变成什么样子,还真的说不准。”
  “兄弟们,如果,我是说如果,大唐真的有倾覆的那一天,家主以及在大唐食君之禄的族人,该怎么办呢?”
  这一句说完,顿时陷入了沉默之中,这是一直以来所回避的问题,没有人知道该要如何去做。
  “伟大的素王会给我们答案吗?”
  有人这样问着,没有人回应。
  第991章 江南
  在现实生活中,一粒微小甚至会被忽略火星落在草原上,可能会引起一场毁灭一切的大火。
  在政治上,一件小事可能会导致一个政治团结的垮台。
  更何况,洛长青掀起来的是滔天巨浪,在这位当朝第一宰相,名副其实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毫不掩饰的表露出自己的目标,并且手段凌厉且严肃的斥责反对党后。
  所有人都意识到,一场政治风暴将要来临了。
  政治的斗争每时每刻都存在,但即便是政治斗争,也分为大的斗争和小的斗争。
  最小的无非就是一些小门小户的利益之争,学会妥协就可以游刃有余的处理。
  再大一些的无非就是权位的斗争,对于洛氏而言,太过于低级。
  最恐怖的则是路线之争,在这种斗争中,一个大臣,有没有犯法、有没有做错事、有没有能力、有没有功劳,都没有关系!
  有关系的只有一件事,你支持什么,你认可什么,你站在哪一方!
  洛长青的举动,在大多数人眼中,都证明洛王对现在大唐的现状不满,他要改变现在的土地体制和人身体制。
  这将是一场战争!
  ……
  在帝国的许多角落,都有许多位高权重的人对洛长青的政策提出了激烈的批评。
  知道诸国的可不仅仅是洛长青,很多保守派的有识之士,至少知道周围的变化。
  “洛长青开释贱籍只是第一步,下一步就是从我们手中夺取人口了。”
  当然因为没有经济学,所以没有土地经济制度这么高深的词汇。
  对于土地贵族来说,他们更加形象的将之描绘为抢人大战。
  “洛长青以为我们不懂,但我们会看,发生在安南行省的事,不就是把农民从土地上驱赶出来,从我们的掌控下驱赶出来,然后进入工厂,变成被那些商人所掌控。
  洛氏就是那个最大的商人,如今天下通行的衣裳,三分之一都是洛氏出产的,难道以为我们什么都不知道吗?”
  他们不懂得什么叫做工业化,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当思考到这一步的时候,洛氏的阴谋已经很明显了,因为江南最大的织造厂以及其他工厂,就是洛氏开办的。
  洛氏在用这种方式,从他们的手中夺取利益。
  有人欲言又止,实际上洛氏同样是最大的土地贵族,洛氏之所以能开办江南最大的工厂,就是因为江南苏州府的土地全都是洛氏的,江南苏州府的人也都是洛氏的,雄厚的底蕴让洛氏开织造厂,轻轻松松。
  不是没人想要学习洛氏,但这世上有些东西是不好学的,贵族官绅身上的封建风气,在这种商业化中,格格不入。
  事实上即便是洛氏的成功,也是因为洛氏的权势,而不是因为洛氏的经商手段多么优越,若是没有洛氏那些位高权重的达官显贵,织造厂早就破产无数次了。
  “难道我们就什么都不做吗?”
  有人很是不甘的说道:“你们没听说吗?
  上个月扬州府有个官身被商人堵上门要钱,最后还是求到了贵人头上,才解决了这件事,可以说是丢尽了人。
  再这么下去,那些卑贱的商人,真的就要骑到我们头上了。
  农为天下之本,商是万业之末,商人就该乖乖的跪在我们脚下面,把钱奉上来,我们赏他一口饭吃,他们才能有一口饭,不赏了,就该去死。
  听说还有些商人想成立商会,希望朝廷能颁下一些有关于商业的律法。
  有了些钱,可真是不知道这天下,到底谁贵谁贱了!”
  “唉。
  最重要的是陛下也被洛长青蛊惑了,不知道谁才是忠臣,谁才是奸臣了。
  无商不奸。
  这可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至理名言。
  那群商人眼里只有钱,哪里有什么忠君报国,让商人得了势,他们会忠诚于陛下吗?
  这么简单的道理,陛下怎么就不懂呢?
  我们必须要做些什么,否则大唐将国之不国啊。”
  听闻此言,倒是有人突然眼中一亮,“你们说如果发生在安南行省中的一些事,发生在大唐的话,会怎么样?”
  嗯?
  几人纷纷转过头来,沉思起来。
  安南行省,从名称上也能看得出来是朝廷的直辖,但这种直辖却和中原不同,安南毕竟是远,就算是修建了一些铁路,但蒸汽时代,主要还是依靠海军控制的。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