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他说话时眼底含着笑意,一点瞧不出担心的模样。
  贺枕书注视着他,没有回答。
  从青山镇回来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小半个月。裴长临对新的汤药适应极好,已经许久没有心悸,也不再像先前那样,走几步路就喘不上气。除了身体渐渐好转,他整个人也与先前截然不同了。
  以前的裴长临,不会用这样的语气与他说话,也不会像现在这样,每天都乖乖与他出来散步晒太阳。
  这是就算在前几世,贺枕书都不曾见过的样子。
  这小病秧子口中说着不在乎能否治好,可当他真的好起来,却也是开心的。
  在他经历的前几世,裴长临应当也是想治好的吧,只是那时他们没有及时找到救治他的法子,没有给他这个机会。
  有能活下去的机会,谁会不愿意活呢?
  贺枕书一时失神,裴长临被他看得有些不好意思,偏过头:“发什么呆,走了。”
  他转身继续往前走。
  下河村沿河而建,除了村口有几亩田之外,大部分田地都在河对岸,只在村头村尾有两座石桥相连。贺枕书一晃神的功夫,却见裴长临已经走到堤岸边,正要上桥。
  村中这两座石桥以前被水冲垮过,重修那会儿村里家家户户都穷,修得也简陋。石桥两侧没有护栏,石板铺成的桥面不过两人宽,仅仅足够村中惯用的板车通过。
  贺枕书吓得心脏都漏跳一拍,连忙追上去:“等等!”
  他一把抓住正要上桥的裴长临,后者脚步一顿:“怎么了?”
  “我们……我们别去那边了吧。”贺枕书瞥了眼桥下的潺潺流水,抿了抿唇,“那边太远了,我们就在村口逛逛吧,不用过去了。”
  他神情其实没什么变化,抓着裴长临衣袖的手却攥得紧紧的,指节都有些发白。
  裴长临疑惑地蹙眉,但没有多问,低声道:“那就不去。”
  他伸手覆在贺枕书的手背上,安抚一般轻轻拍了拍:“别担心,不过去了。”
  贺枕书闷闷应了一声。
  在他经历的前几世,裴长临都是因为病情恶化而去世,唯有前世不同。前世,贺枕书认识了白蔹,说服对方为裴长临医治,缓解了他的病情。
  可那一世的最后,裴长临还是死了。
  他不是病逝,他是……意外落水而亡。
  是村尾那座石桥,平时走的人少,没人看见他是如何落水的。但被捞上来的时候,人已经不行了。
  后来大夫说,他大约是过桥时忽然发病心悸,没站稳摔了下去。
  就算到了现在,贺枕书仍然忘不掉当初看见旁人将他从水里打捞起来的模样。
  他不想再经历一次了。
  贺枕书小声道:“回家吧,我想回家了。”
  裴长临同样没有多问,只是点点头:“好。”
  .
  回家后,裴长临果真向裴木匠转达了贺枕书的建议。
  贺枕书不知道裴长临是如何说服他爹,但两人聊完过后,裴木匠便去借了板车,又让裴兰芝清洗了收割麦子需要的用具。
  翌日,裴家开始收割小麦。
  乡下家家户户的田地彼此相连,裴家刚开始干活,就引起了旁人的注意。有庄稼汉扛着锄头,朝裴木匠搭话:“你们真要这时候就开始收庄稼?”
  裴家要提前收成的消息,裴木匠没想瞒着,也根本瞒不住。所以昨日借来板车后,他又去了趟村长家,说明了这事。
  各家收成作物原本不需要向村长报备,不过贺枕书建议提前收成,是因为担心下半月雨水多,这个缘由得向村长知会一声,让他决定要不要提议村中其他农户也提前收成。
  村长应当已经将消息传达给各户,不过各家各户显然都没把这事放在心上,今日除了裴家之外,没有任何一户人家来地里收麦子。
  因而看见裴家当真热火朝天干起了活,旁人不由有些惊讶。
  那庄稼汉蹲在田埂上,瞧着割下来的麦子,连连摇头:“这麦穗儿还能再长长呢,割了多可惜。”
  “长不了多少啦。”裴木匠直起腰,对那庄稼汉道,“今年雨水多,担心下雨淹着庄稼,你们也赶紧收了吧。”
  庄稼汉摸了摸后脖子,支吾几句还要回去与媳妇商量,扭头走了。
  村中的普通农户大多都是这样的想法,觉得麦穗儿还能再长,舍不得提前割去。裴木匠也没在意,埋头继续干起活来。
  裴家现在耕种的共有二十亩地,除了划出几垄地种了瓜果蔬菜外,其余全种着麦子。
  收割小麦是个体力活,从早晨天刚亮开始,一干就是一整天。虽然提前抢收小麦是贺枕书提出的,但他打心底里对这玩意是有些抗拒的。
  ……真的很累人。
  偏偏除了有一世贺枕书早早逃出了下河村外,他每一世都没能逃过农忙。
  某种程度上,这也是贺枕书决心要改变这一切的原因。
  这种事来一次就够了。
  贺枕书直起身,锤了锤酸软的腰背,满心都是绝望。
  “实在干不动就歇歇。”周远与他离得近,见贺枕书气喘吁吁的模样,笑着道,“只有我们三个也能干完,别心急。”
  裴兰芝当初招婿时看上周远,便是因为这人有一把子力气。
  做家务活不行,但做起农活来手脚十分麻利,旁人一天只能割一亩地,他能割将近两亩。前些年农忙,他早早干完裴家的活,甚至还能回村去帮着“娘家”干几天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