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节
  “你不愿拖累姬萦,宁愿在后宫中卧薪尝胆,就如姬萦不愿你受苦,甘愿冒着得罪宰相的风险为你求情一样。本没有优劣之分。”
  “你自己的路,自己来决定吧。”
  岳涯将那封信放至茶桌上。
  霞珠看了那封信一眼,然后拿了过来,毫不犹豫地将其撕成碎片。
  “岳公子,请代我转达小萦。”
  “我会照顾好自己,也请她照顾好自己。”
  第96章 第119、120章
  霞珠是姬萦的人。徐籍明知道这一点,却还是放任延熹帝纳她为妃。
  无非是拿定了她不会为此和他决裂罢了。
  说不定,他还觉得霞珠能被纳为容华,她应该感恩戴德。
  姬萦得到岳涯从青州寄来的回信后,心中虽然还为霞珠的安危牵肠挂肚,但理智告诉她,此刻不是和徐籍彻底撕破脸皮的最佳时机。
  慕春刚刚成立,她麾下虽有六州,总兵力一下扩充到三十万,但其中大多是毫无经验的新兵蛋子,以及从前那些拖欠兵饷的太守留下的老油条兵,他们久经世故,但斗志早已消磨殆尽。真正能够算得上战力的,大多还是她命尤一问和谭细细一手拉起来的暮州兵。
  要想将这三十万兵员都训练成足以驰骋沙场、英勇杀敌的精锐之师,最少也需要一季的时间才行。即便历经一季的艰苦训练,能打造出三十万精锐,在数量上也远远不及崛起时间更长、根基更为深厚的青隽军。若是不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成熟兵源,那就只能在提升单兵战力上绞尽脑汁、苦寻良方。
  然而,菱角阁里的丹炉虽然接二连三地爆炸了不少,徐异等人也在这一次次的失败中艰难地琢磨出了一些炸炉的规律,但要想将这些成果运用到军事实战之中,仍然是遥遥无期。
  最重要的是,一件更火烧眉毛的事发生了,让她无法分心青州。
  天京反攻战后,失去天京等多个城池的三蛮在接连战败后爆发内讧,匈奴和处月不满朱邪一家独大,沙魔柯的霸道独裁,联合起来发动了一场兵变。
  沙魔柯兵败出逃,剩下的匈奴和处月两部中,匈奴掌握了主动权,打开了山海关,将关外虎视眈眈的十几万匈奴放了进来。
  冬季正是塞外草枯马瘦的时候,饥饿的关外匈奴一入山海关就开始烧杀劫掠,如过境蝗虫一般吞噬着目之所及的城镇。
  关外匈奴们有了关内的匈奴指引,马蹄方向十分明确——富庶而非强大节度使下辖的城池。
  山海关大开仅仅三天,距离最近的南安节度使崔翔便战死沙场,南安势力下的两州都陷入三蛮魔爪。
  紧接着,便是瞿水。
  竟州被围七天后,有死士突围,将求援书送来暮州。
  姬萦得知消息,立即召集众人在节度府正厅集合。
  厅内气氛凝重,仿佛凝结着一层寒霜。冒着生命危险从竟州突围的小将盔甲上满是鲜血,布满血丝的眼眶异常红肿,一看就是数夜未眠。
  江无源神色严肃地从他身上接过求援书,仔细确认没有携带任何危险物品后,郑重地转交给姬萦。
  姬萦一目十行地看完了信,内容很简单,竟州危难,竟州太守姚兴德在绝境中请求身在权州的瞿水节度使张趣派兵增援。
  信是给瞿水节度使张趣的,最终却辗转到了姬萦手里,她不禁心生疑惑,问道:
  “竟州是瞿水的地盘,你们太守向张趣求援也是情理之中。但这封信为何会到了暮州?”
  “瞿水节度使在军议之后认为……竟州必失,增援也不过是徒增伤亡,因而,不肯出兵……末将又去了洗州及更州。”
  小将露出悲愤神色,恨声道:“匈奴派了一支百人小队一直在追杀我们,想要阻止我们向周围求援。我们从竟州突围时,尚且还有十四人,在去过权州、洗州、更州之后,就只剩下末将一人了。”
  “洗州太守不敢妄动,要请示远在青州的张绪真才肯出兵,而更州太守称竟州是瞿水势力,不属于他们青岗的防守范畴,也不愿出兵援救——”
  小将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七尺男儿,竟然霎时间泪流满面。
  “请姬节度使看在天下黎民的份上,不计前嫌营救竟州!末将虽然力微,但定会为将军肝脑涂地!”
  看着这名脸上满是血污,浑身伤重却只记挂着竟州安危的将士,姬萦不禁心生动容。
  “这么说来,竟州太守给你的命令只是向权州求助,而你在被权州拒绝后,不顾性命危险又接连去了洗州和更州,最后来到了我们暮州?”
  小将毫不犹豫,满脸悲怆道:“匈奴残暴,肆意践踏我大夏国土,末将虽力微,但只要一息尚存,定要为保卫家园、拯救百姓而奔走呼号!”
  “我欣赏你的忠义之心,但竟州到底离暮州太远,不是营救竟州的最佳选择。是否出兵,我尚需与众人商议。”姬萦说,“你先起来吧。”
  小将并不起身,反而双手伏地,重重地叩了一个响头。
  “请将军驰援竟州!若将军不愿,哪怕末将只身一人,也会前往下一个州城求援!”
  姬萦握着求援书,缓缓站了起来,目光从厅内坐在交椅上的众人脸上一一划过。
  “按求援书中的情报看,围城的敌人数量在八万以上,竟州城内的守城部队还剩三万不到——这已经是四天前的情报了。”姬萦的声音沉重而压抑,“如今,竟州的局势恐怕更加危急。”
  她微微眯起双眼,继续说道:“以我对张绪真的了解,此人不见兔子不撒鹰,是绝不会为了不相干的瞿水势力,而消耗自身兵力的。若连周遭中最为强大的慕春都不肯出兵相助,周围还有哪座城池敢增援竟州,又哪里还有时间让他们增援竟州?”
  若姬萦不接下这封求援书,竟州城破,便只在朝夕之间。
  “本该大夏上下合力对敌的*时候,节度使们却各自为战,对非自势力以内的城池发出的求救视而不见。”姬萦冷笑道,“岂不知天下将倾,焉有完卵?”
  她的目光再次扫过众人,大声说道:
  “在座的各位,都是我慕春中流砥柱,我愿亲自带兵援救竟州,诸位可愿助我一臂之力?!”
  姬萦话音未落,厅内便响起了无数响应。
  “我愿护卫主公左右,杀他个片甲不留!”铁娘子豪迈的声音率先响起,充满了决绝与勇气。
  性子最急的秦疾和孔会已经摩拳擦掌,等不及要跟着姬萦一起上战场了。
  “那就劳烦铁娘子和秦疾先领百人部队,把城外盯梢的匈奴灭口,以免他们回去给大部队报信。另需孔老走上一趟,点一万精锐铁骑,随我奔赴竟州救援!”
  饶头孔会大叫道:“我也要去!”
  姬萦道:“你和铁娘子他们一道。”
  孔会高兴了,兴冲冲地跟着铁娘子和秦疾一同走了,孔瑛也拱了拱手,拄着拐杖往兵营而去了。
  小将呆愣在原地,不敢相信慕春竟如此轻易便响应了竟州的求援。
  姬萦看向小将,目光温和而亲切,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末将姓霍,单名一个涛字!”霍涛回过神来,连忙回道,声音中充满了感激与敬意。
  “你起来说话吧。”姬萦道。
  霍涛这才从地上缓缓站了起来,几夜没有合过眼的身体在突然起身后,不禁摇晃了几下,险些失衡摔倒。姬萦眼疾手快,单手握住了他的手臂,给予他支撑。
  “多谢将军……”霍涛重新站稳了身体,感激地抱拳道。
  姬萦颇感兴趣道:“我怎么从前没听说过张趣手下有你这号人才?”
  “将军没听过也实属正常,末将此前是剑江节度使下的一名默默无闻的小将,剑江覆灭后,末将才又到了瞿水。左右不过半年时间。”霍涛如实回答道。
  姬萦闻言更是惊讶,她凝视着霍涛的双眼,说道:
  “只在瞿水呆了半年,更说明这份不畏生死的忠勇非是为了竟州太守,或者瞿水节度使,你在阎王殿上几进几出,纯粹是如你先前所说,为了天下黎民。”
  霍涛不好意思地低头道:“将军谬赞了。”
  姬萦欣赏地看着他忠勇坚毅的面孔,救下竟州后,旁的不提,霍涛此人她一定会要走。
  “只不过,敌军数量在八万以上,将军只带一万人马,是否……”霍涛迟疑道。
  “一万足矣。”姬萦充满自信地笑道,“你且等着看吧。”
  在铁娘子和孔瑛点兵的时间里,姬萦抓紧时间去了一趟夙院,想要与徐夙隐道别。
  没想到,徐夙隐也在收拾东西。
  她惊讶地看着已经背上行囊的水叔,以及披着外出大氅的徐夙隐。
  “你们要去哪儿?”她看向水叔,“夙隐的身体还未大好,怎能让他外出奔波?”
  姬萦话音刚落,自己回过神来,瞪大眼睛道:
  “你们不会是要跟我一起去竟州吧!不行,绝对不行——”
  “我们不是去竟州。”徐夙隐低声道。
  他话音未落,便掩唇轻咳了两声。
  “你身体都没好,你想去哪儿?”听说不是跟她去竟州,姬萦更生气了。
  “关外匈奴大举进攻,家国灭亡只在顷刻之间,节度使们若仍不能联合起来,夏室便真的万劫不复了。”徐夙隐说,“我要返回青州,说服宰相再次组建天下联军。”
  “可你的身体——”
  “我的身体一直如此,无妨。”徐夙隐看着姬萦充满担忧的双眼,目光微微柔和下来,沉缓道,“姬萦,我必须去。”
  在他沉静温和的目光注视下,姬萦哑口无言。
  是啊,她知道他非去不可。
  他有一颗比任何人都悲悯万物的心,无法坐视大夏生灵涂炭,百姓流离失所。他的眼中有所有人,唯独没有他自己。
  水叔背着行囊悄悄不见了,就像那天冬至晚上,看见她在徐夙隐窗外挂灯笼,他便体贴地消失不见。
  姬萦好半天才挤出一句话。
  “你去吧,腿长在你身上,我拦不住你。但如果你不回来——不管天涯海角,我都会把你抓回来,我认真的。””她咬牙切齿道,那模样既像是生气,又像是无奈。
  徐夙隐露出一缕微笑,在她发顶温柔地拍了一下。
  这日下午,他们各奔东西。
  ……
  徐夙隐身体虚弱,水叔不敢太过于舟车劳顿,然而徐夙隐一路催促,紧赶慢赶,两人还是在六天后进入了青州境内。
  青州,如今已成为大夏的中心,是消息流通最快的地方。
  徐夙隐让水叔将马车停在青州城外的茶摊前,花了几个铜板去向茶摊老板打探这几日可有要事发生。
  水叔回来的时候,那张鲜少看见表情的面孔也满是凝重。
  “可是有新的城池沦陷了?”徐夙隐问。
  “暂未有新的失守,但是……”水叔顿了顿,终于说道,“宰相力排众议,收留了兵败逃亡的沙魔柯。”
  ……
  “宰相来了没有?!”
  延熹帝在太极宫中烦躁不安地来回踱步,每一步都承载着他内心无法宣泄的怒火。殷德明小心翼翼地跟在一旁,赔着小心道:“应该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