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节
  与其说是赵峥面子大,倒不如说是青霞和昙阳子的面子大。
  自从昨天晚上,确认赵峥和凤凰山关系匪浅,陶千户的态度是愈发亲切了,若不然先前也不会主动出迎。
  赵峥从凤凰山下来,一度曾犹豫要不要把昙阳子已经离开的消息,告知许知行和陶千户,但看现下的形式,倒不妨先狐假虎威一阵子。
  “既然没被刁难,舅舅怎么如此闷闷不乐?”
  “哎~”
  李德柱叹了口气,无奈道:“你猜今儿商量到最后,商量出个什么办法来了?”
  赵峥摇头。
  “什么鸟办法都没有!”
  李德柱冲地上啐了一口,恨声道:“先前大家伙儿都担心晚上要来个大的,如今倒盼着晚上诈尸的越多越好、越厉害越好,最好能多死上几个贵人才算爽利!”
  赵峥听了愈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哪有做巡检的盼着事情闹大的道理?
  就算不顾及城中百姓的死活,总也该爱惜自己的性命吧?
  李德柱见他懵懂,冷笑着问:“抛开别的不提,你觉得时下要想阻止这场风波,最简单好用的办法是什么?”
  赵峥想也不想,答案脱口而出:“焚尸!”
  旋即不等李德柱再说什么,他便恍然大悟:“怪道大家伙暗地里,都盼着能再死些贵人!”
  阻止尸体尸变最简单有效的做法,自然是直接烧毁所有尸首。
  这个法子,但凡稍微精明的都能想到。
  但简单直接有效,却并不意味着就容易办到,至少想要在现如今的真定府实行,是千难万难。
  因为需要焚毁的尸体不是几十、不是几百,而是接近三千之数!
  真定城中几乎家家戴孝。
  昨夜城中共有十几家诈尸,听起来数量不少,但对比三千之数却又算不得什么。
  有道是法不责众,入土为安的思想由来已久,想凭着官府一声令下,就想让满城百姓把父母、妻儿、丈夫烧掉,哪有那么容易?
  再说了,人都有侥幸心理。
  不就是晚上有可能会诈尸吗?
  大不了晚上不留人守灵,全家躲到一个安全地方,等白天再去哭丧守孝就好。
  万一要是诈了尸,那也是官老爷们要头疼的问题!
  而这还不是焚尸最大的阻力。
  面对这些‘刁民’,只要许知行拿出足够的魄力,还是有可能强制推行下去的。
  问题就在于,这次大乱变起仓促,受灾最严重的反而是城中心的富贵人家。
  那些大户们,可不是你说动就能动的。
  而且人家更不担心什么尸变!
  随便找几个穷亲戚在灵堂里充门面,自去别处过夜就好——谁家在城外还没个庄子?
  地位再高些的,干脆要求巡检司的人去现场守夜,遇到诈尸还得轻拿轻放,万万不能损伤遗体,以便过后想办法祛除邪性,好生安葬。
  就算许知行是个强项令,拼着得罪城中所有权贵,也要推行焚尸。
  那高士奇和陈澄的尸首又该怎么办?
  烧了吧,人家骂你不念同僚之情,亵渎为国为民而死的英雄,说不定还要联合起来告你的刁状。
  不烧吧,城中大户肯定要拿这个做由头,煽动全城百姓抗命。
  这要是闹起来,再有什么山海教的妖人趁机生事,只怕又是一场滔天大乱!
  当然了,以上这些事情统统都不会发生。
  因为许知行压根没有这样的魄力和能力,他毕竟只是钱谷通判,而不是一言九鼎的知府老爷。
  所以,巡检司的旗官们才会破罐子破摔,期盼着事情能闹的再大些,最好死上几个尊贵体面人,这样才有推行全城焚尸的可能。
  可惜这只是不切实际的妄想。
  除非是七月半那样忽遭横祸,不然大户们肯定是这城里最安全的一批人。
  第34章 蛛丝软甲
  赵峥回到家中,先就遭了二丫的嫌弃。
  一面问他是不是去粪坑里打滚了,一面催着他赶紧洗漱。
  因怕弄的屋子里也住不了人,赵峥把浴桶摆在角落里,又用床单简单围了大半圈,来来回回洗了五次,这才勉强过关。
  用浴巾围着回到东厢,就见换洗的衣服早就准备好了,上面还压着个精致的小盒子。
  那是关成德前阵子送赵馨的香粉,小丫头宝贝的什么似的,平时都锁在柜子里舍不得用。
  赵峥莞尔一笑,换好衣服把粉盒送回了堂屋里。
  赵馨一边接过来一边耸动琼鼻,见哥哥身上没有香粉的味道,不由噘嘴道:“我就是拿给你遮味儿用的,不然晚上熏着人家怎么办?”
  这丫头果然察觉到了什么。
  赵峥摆摆手:“晚上我还要去验尸,这会儿抹了香粉纯属浪费。”
  “还要去?”
  赵馨欲言又止,最后摇头道:“算了,反正她也不是普通女子,应该不会嫌弃什么。”
  人小鬼大的丫头。
  赵峥抬手去揉她的脑袋,却被她偏头避开,捂着鼻子一脸嫌弃。
  这时候李桂英从里间出来,对儿子道:“你前几天给我的那蜘蛛网,我勉强整理好了,上面压根就没有线头。”
  母亲要是不说,赵峥还真把这事儿给忘干净了。
  毕竟形势变得实在太快,以他如今和青霞的关系,弄点蜘蛛丝又算得了什么?
  倒是为了家里的安全,或许可以再厚着脸皮,向青霞讨一件救命的‘法器’。
  这般想着,赵峥还是把母亲整理好的蜘蛛网,放到了东厢房里——总不好让母亲知道,她这几天都在做无用功吧?
  不想刚把蜘蛛网放好,外面就传来了说话声。
  赵峥推门出去一瞧,原来是高夫人在和李桂英在院里说话。
  那熊孩子高舆和春燕站在后面,手里正各自提着一个食盒。
  见赵峥从里面出来,傅氏忙躬身见礼,指着二人手中的食盒道:“犬子多有叨扰,妾身无以为报,亲自下厨做了些吃食,也不知合不合恩公口味。”
  “哎呦~”
  李桂英素是个吃软不吃硬的,虽然也不怎么喜欢那高舆,但见傅氏如此礼数周到,还是受宠若惊道:“怎敢劳高夫人亲自下厨?还是带回去,留给小衙内享用吧!”
  “李夫人无需与妾身客套……”
  “这如何使得……”
  两人一番推让,李桂英最终收下了这桌酒菜。
  赵峥接过来拎到厨房里,掀开盖子扫了眼,见那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皆是少见的珍馐美味。
  若在饭馆里置办这么一桌,怕是没有几十两银子下不来。
  当然了,更难得的是同知夫人的手艺。
  想必高士奇在世时,没少享受这素手调羹的乐趣,就不知以后又会便宜哪个。
  等从厨房里出来,李桂英已经在拍着胸脯承诺,要让高舆在家住到头七之后了。
  赵峥忙插了一句:“就是晚上只怕要和成德挤一挤了——他们两个虽然早就定了亲,可也不好让住进我妹妹的房间。”
  高舆闻言明显面露不豫。
  傅氏却高兴道:“他们师兄弟睡在一起,正好能有个照应!”
  回头又郑重叮咛儿子:“你师兄是不世出的才子,趁这个机会,你要多多向他请教学问,更要向他学学为人处世的道理!”
  高舆到底不敢违逆母亲,当下忙肃立拱手道:“母亲放心,儿子一定谨遵教诲。”
  等到高夫人转过头继续和李桂英说话,他的脸色又迅速垮了下来。
  嘁~
  这熊孩子真是不知好歹!
  高家如今眼见就要没落,高士奇留下来的最大遗产,并不是那几千两浮财,而是关成德这个入室弟子。
  若是他精明些,就该抓紧时间和关成德搞好关系,等到日后成年,也好借些助力。
  但看他这副嘴脸,显然是没指望了。
  就在这时,外面巷子里传来了整齐划一的脚步声。赵峥对这种动静熟悉的很,知道是陶千户派的巡丁来了,于是打开院门探头招呼了一声。
  不多时,就有三名披着甲胄的小旗官走了进来。
  看到这三名旗官,还不等别人说些什么,高舆先就眼前一亮,激动的迎上去问:“你们是来保护我和母亲的吧?!”
  不等那三名旗官答应,他又回头对高夫人道:“既然有这些人护卫,我应该不用在这种地方过夜了吧?!”
  见儿子那不加掩饰的欢喜与嫌弃,傅氏先是狠狠瞪了他一眼,正想同李桂英解释两句,忽见那三名小旗抱拳齐声道:“我等奉千户大人命,今夜一切听从赵峥赵公子调遣!”
  院子里一下子安静下来。
  高舆白皙的小脸直接涨成了猪肝色,连傅氏也尴尬的不成样子。
  赵峥本待不理会,可想到春燕的事情还没落地,倒不好让高家太过下不来台,于是笑道:“陶千户的意思,是委托我来布置防务。”
  高舆听了,顿时又趾高气昂起来。
  高夫人却听出赵峥是在为自家打圆场,不由投来感激的目光。
  只是赵峥对上她感激的目光,却是不由想起了那天晚上,然后视线就忍不住往下一滑,堪堪落在王屋太行山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