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一时间全场的目光都落在闻珏身上,拍手吹哨欢呼着,气氛瞬间铺垫到位。
  宁嘉青脸色微微有些难看,刚想开口替他拒绝。
  闻珏轻轻抓住他的手臂,用两个人听见的声音说:“不要给余泽扫了兴。”
  打碟手已经走到了他跟前,确定闻珏同意后推着他上台。
  台上有一价电子钢琴,闻珏随手试了几个音,确定音准后。转着轮椅稍稍向前,坐到合适的位置。
  随着骨节分明的手指,在黑白琴键上熟练的游动,闻珏的唇靠近话筒。
  刚一开口,全场惊呼一声,又不约而同地安静下来。
  是降调钢琴版的《波西米亚狂想曲》,温润清澈的声音回响在酒吧。
  繁忙的世界仿佛开启暂停键,只剩轻柔的羽毛缓缓降落。
  场控应时地关上灯光,只留闻珏头顶上的打光。冷白的光线柔和着优越的五官线条,将垂着的睫毛染上金色。
  酒吧里的人一时看呆了,也忘记约定俗成的跟唱。
  坐在第一排沉浸在巨大悲痛里的池州,突然觉得周围怎么这样安静。后知后觉地抬头,看到了仅两米之隔的闻珏。
  条件反射性地开口要骂,又很不幸地歌声先到耳朵。
  ……怎么感觉还有点好听?
  他还是决定违心地要跟韦京年说很难听时。
  突然一声钢琴的重音,闻珏抬头看过来,恰巧与池州对视。其实仅仅一秒便移开了,大概闻珏自己都没注意到看了谁。
  而池州身体触电般似的蓦地一怔,一手攥住了韦京年的胳膊。
  韦京年忍着痛,视线从屏幕上的邮件移到他脸上,低声问:“又怎么了,我的祖宗。”
  只见池州一手捂着心口,脸颊通红,眼神颤栗,磕磕巴巴地恐惧道:“刚、刚刚那是什么感觉?!”
  韦京年:“?”
  【作者有话说】
  韦京年:我请问呢
  第38章 他俩在亲嘴
  余泽在世界巡演时的乐队,名叫“field”,翻译成汉语有希望原野之意。
  他是六年前加入field担任主唱,原先的主唱因疾病逝世,后偶然机遇下余泽被其他队友相中,邀请他成为乐队的年轻主唱。
  现如今乐队四名成员,只有余泽家境优越,从小系统性地学习过乐理知识,并从音乐学院正式毕业。
  另外三人都来自不同国家,有着不同艰苦的成长经历。
  两名贝斯手兼编曲是泰国人,前两年成立了独立工作室,并经营媒体账号。鼓手是来自摩洛哥的黑人,现居美国从事音乐行业。
  自从去年余泽回新加坡,field算是首次合体。
  尽管他们并不是专业的签约商业乐队,但在youtube账号的粉丝达到了500k,这次合体演出不少粉丝翘首以盼。
  当酒吧的灯光打在双手持麦的余泽身上,清爽利落的寸头,周正帅气的五官,以及一开口比外表还要干净清澈的嗓音。
  很多人不禁热泪盈眶,仿佛回到了第一次见几个年轻人在贫民窟的空地上尽情歌唱的模样。
  富贵家庭习惯培育孩子艺术兴趣爱好,而宁嘉青的出身并不光彩。
  从小没有父亲的陪伴,与母亲居无定所。后被宁家认回,所有的精力都用来啃书本。
  宁嘉青的学生时代是被试题塞满的,直到现在他对这些音乐、话剧等等也不感兴趣。
  即使是刚才闻珏在台上自弹自唱那首,宁嘉青也只能用“好听”来形容,匮乏到想不出别的形容词。
  闻珏擅长钢琴这件事,宁嘉青很早就知道。
  那时他还在读高中,闻珏和宁甯也还未结婚。
  临近十一月份gce a level的数学和物理等科目,即使周末宁嘉青也不敢休息,凌晨六点起床复盘错题。
  直到烈日当头,喉咙红肿痒痛,咽口唾沫如吞刀片。
  这几日压力太大,作息不规律,扁桃体炎又复发了。
  宁嘉青下楼准备找些药吃,刚出房门便听见一阵缓和流畅的钢琴声。
  一楼客厅的落地窗边立着一架钢琴。休息日有空时,宁甯会在那里练琴。
  往常这种情况,宁嘉青选择视而不见,以免招人烦。
  他走到楼梯口,正准备迈台阶,听到宁甯笑着说:“这里你是怎么弹的,太快了我没看清,再给我示范一遍……”
  只听男人温润耐心的声音,“好,我弹慢些。”
  宁嘉青一怔,撇头看向落地窗旁。
  只见钢琴凳上肩并肩坐了两个人,宁甯微微弯着腰,侧头专注的看向一旁着白衬衫的男人。
  两星期前宁嘉青刚刚在家中见过,是把他积木拆散的那个男人。阿姨口中的“闻先生”,宁甯的未婚夫,他未来的姐夫。
  宁嘉青记得他叫,闻珏。
  闻珏单手在琴键上游走,把刚才的旋律又过了一遍。
  最后一个音节的韵律里,他不经意地抬头,恰巧与宁嘉青对视。
  尔后唇角勾起一个礼貌的弧度,叫了声:“……嘉青?”
  这是他们第二次见面,并不熟悉。不仅是在叫自己,也是在确认有没有记错名字。
  宁嘉青下意识地“嗯”了一声,一瞬间疼痛从喉咙窜到耳后。
  还没等她说话,宁甯轻轻拍了下闻珏的胳膊,“不用理他,你先看看我弹得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