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循 第109节
边将推诿不肯做事啊……
姜循想到了很久前的一篇天下名文:《古今将军论》。
托江鹭和简简的福,她前些时候特意去拜读了那篇原本自己并不关心的文。那篇文乃乔世安所写,当时未见其害,时隔两年,文章之害方彰显出来。
而姜循凝望着那些流离失所的人,嘱咐玲珑:“派我们的人送些汤饼米粥过去。”
玲珑怔忡:“娘子,这不是我们应做的事。赈灾应由朝廷大员做安排。何况你是未来太子妃,若出手援助,难免有搏名邀功的嫌疑,得人猜忌。”
姜循扯扯嘴角。
她靠在车壁上,漫声:“我知道东府(中书省)西府(枢密院)他们的本事。文臣势大,还有朋党相争,等他们定下章程,又不知得饿死多少人。
“邀名嘛,我本就邀名。我若没好名声,我怎么做太子妃?”
玲珑又要再劝她,想说太子最近对她态度暧、昧云云,然而姜循一句话堵死了玲珑:“我旧年时候,就是孤儿,流离失所。如果没有人接济我,我也活不到等到贵人援助的时候。”
……至于说那个带给她荣华富贵的贵人是姜太傅,姜循则不愿多提。
于是,姜循回到内城的这几日,便几乎日日乘车去外城,带着侍女仆从帮忙。城外便都知道这位未来太子妃的仁善,而其他贵女听说,便也坐不住,不知是受家中指使还是她们自己的意愿,她们也来城外帮忙。
贺明受太子之令,私下赈灾。他亦知道姜循所为,在田野间遥遥见过那位贵女。
黄昏日下,美人立在衣着褴褛的平民间,衣襟染上金辉,一时间波光粼粼万金碎落。
贺明看得怔忡痴然,又急急扼制自己不合时宜的念头。隔着距离,姜循似乎发现了他,朝他望来。那漫不经心乜来的一眼,让贺明溃不成军,只遥遥向姜循作揖行礼,便逃命一般地离开了。
贺明便开始回避与姜循见面的可能。
贺明再一次见到姜循,是在东宫。
那日,太子好像终于觉得冷落姜循够了,他又听说了一些姜循搏名、连带他的名望跟着好起来的事,便重新邀姜循入宫,和姜循吟诗作画。
贺明得太子召见,来谈政务。
隔着珠帘,手持画笔的姜循站在铺满宣纸的长桌上,望一眼帘后那身形模糊的青年男子,若有所思地收回目光。
如今贺家蒸蒸日上,贺明更是太子身边新的红人,听说为太子办了不少事。相对的,太子似乎不太召见张寂,不太信任张寂了。姜循已许久不见张寂,不知那人在忙什么。
自然,在姜循看来,张寂“失宠”才是正常的。以那人的品性,那人和太子本就不是一路人,迟早分崩离析。只是贺明的到来,加剧了这个速度而已。
姜循心中稍想了下,便不再在意。她继续作画,旁边宫人帮忙研磨。
太子跟随贺明出去,在外谈起赈灾之事。
朗朗日下,金光如碎。暮逊手捏着眉心,颇为疲惫:“朝中还在吵……我想将这个差事交给你办,那些大臣不同意。嗤,他们当真以为孤多在乎?赈灾而已,办的好是功劳,办的不好是一身腥,他们以为孤想搭理?
“孤心烦的是,这些愚民偏挑此时入京,不知是不是被人指使的?说不定就是赵铭和给孤找事,若不把他们打发掉,七月寿辰……”
贺明垂着头,已习惯太子的态度:愚民。
天下百姓失所,在太子眼中只是不听话的“愚民”。流民入京,在太子眼中是党争相斗。
暮逊又道:“孤真不想管这赈灾之事,可姜循邀名,把孤扯进去了。国库刚充盈,又要出钱……七月要到了,又得大赏百官群臣,孤的府库也亏空许久啊。”
贺明抬头,对上暮逊盯着他的炯炯目光。贺明被这种目光看得一凛,登时意会到太子的真正意图:太子希望借助赈灾,发一笔财,充盈他的私库。
先前弹劾百官之事,虽波及了暮逊的人,但抄家之举平了国库一直亏损的账,暮逊便也不和姜循计较了。而今国库不缺钱,暮逊便琢磨起自己的府库。死了一个擅计算的乔世安是可惜,但是贺明比乔世安更擅长处理钱财账务之事。
暮逊此时盯着贺明,意味深长。
贺明半晌道:“流民居无定所非长久之道,一直依靠他人赈灾也非正道。不如雇他们盖庙盖房,给他们算工钱。东京城中活计极多,瓦舍街市一直缺佣,若有贵人作保,雇佣这些流民上工,便也可按常价给他们算工钱。待他们摆脱了此局,想留下的留下,想离开的离开,都是功德一件。”
此主意是不错,但是,暮逊只是笑了笑,侧过身去逗廊下笼中鹦鹉。
贺明低声解释:“贵人作保,中间作介,利润不算少。”
暮逊微笑:“这些寻常法子,他人也想得出。就如你的上峰,户部侍郎想理此赈灾之事,给我写的折子便是这类主意。贺郎中,孤想将此事交给你办……你得拿出说服孤的理由。”
烈日在上,贺明遍体微寒。
他良久之后,咬牙低声:“臣可帮殿下减少支出,充盈私库。这世间,有一味药,名唤‘神仙醉”。只需小小一指甲盖的分量,便能让人迷幻神智,感知混乱。若混入给流民的赈灾粮中,原先用的粮钱,许能省出大半来。省出来的,自然是殿下的功劳。“
暮逊不放在心上,随口问:“能省出多少?”
贺明在他耳边说了一个数字。
暮逊猛地一震,侧头看他,皮肤下骨血振振,如有耳鸣。他本不应在乎钱财,可多年经营花销甚多,难免为此心动。
暮逊脸颊肌肉剧烈抽动,看着这个在自己面前垂着脸的青年。
好一会儿,暮逊低声:“……那什么药,莫不是毒?”
贺明:“殿下放心,不是毒,只是用量不可过度。此药功效,服用的人最为知晓。臣唯一担忧的是,会有人觊觎药效,囤积此药谋利;或有流民贪图药效,过度服用……”
暮逊轻笑:“有贺郎中把控,不会出事的。”
他目光闪烁,心中已决定让朝堂那些人继续吵,他压着不批赈灾事宜,先让贺明帮自己敛财。待敛够财了,再让朝堂出手。
不过,那“神仙醉”听起来有些风险。这种风险,他不能沾。他身边想搏名的人,却不少——
暮逊心中浮起一丝冷笑。
他幽望着贺明,轻声:“贺郎中,让循循配合你赈灾,如何?她在贵女中有些声望,又热心此事,你与她互相照应,安置好流民,此为大功德,孤送你们好前程一场,如何?”
--
姜循将宫女打发出去,自己一人在书房作画。宫女知道这位娘子脾性不算好,便也不忤逆。
姜循对作画没那么多兴趣,她翻看太子堆在书架上的奏折,看朝堂最近有什么热闹事。只是太子最近提防她,这些放在此间的奏折没什么稀奇处。
姜循看了一会儿就放回原位,心中不屑:他如今才开始提防她,已经晚了。她在朝中早就有交好的臣子,还有叶白……
对了,最近贺明风头实在太盛,不利于叶白在太子面前出头。她得想想,怎么让叶白压贺家一头。唔,她传个信,让叶白自己去琢磨吧。
姜循慢悠悠地返回书桌旁,曳地披帛勾住了什么,拽住了她脚步。她回头,见到是博物架后有一块松动的墙砖,砖头微凸出,边缘没有放好,木屑勾住了她衣角。
应当是在她来之前,暮逊仓促地往暗墙后放东西,没有放好此砖。
姜循一直知道太子书房中有暗格,今日才见到。她好奇太子在里面放了什么,便埋身过去悄然推开砖。里面放了一画轴,姜循疑惑地解开绳索摊开画——
女子着大魏衣裙,男子着异族服饰。二人背对着画,骑马行在辽阔草原间。男子手中长鞭鞭指远方,他侧过头望看旁边的女子。
画工技艺不高超,没有画出男女的相貌,但却足以让画外人看到画中男子对女子的爱慕。
姜循坐在地上,怔望着这幅画,困惑十足。
太子收藏一幅工技拙劣的画,只可能是因画中内容。而画中内容过于隐秘的话,比起收藏,太子更应该毁去此画。太子不毁,说明这画既不可见人,又触动他内心留恋的某一部分……
这暗格不可能是太子的试探,太子再试探她,也不可能将把柄交到她手中。那这画到底是何意?姜循陷入深思,只百思不得其解。
她探寻不出画中内容,而她忽然听到门外玲珑与宫女大声交谈的声音。
姜循不急不忙地将画放回原处,还贴心地帮太子将暗格关好。姜循回到长桌前作画,听闻太子笑声。紧接着,姜循抬眸,见暮逊和贺明一前一后回来书房。
暮逊与姜循四目一对,开口便是夸赞:“循循不愧是太傅教出来的小娘子,如此多才多艺。贺郎中你看,循循这笔画,比起大家来也不失色吧?”
贺明不敢抬头直面姜循,便顺着太子的话恭维,低头看向画作。
一看之下,贺明全身血液僵凝,六月天,他遍体生寒。
贺家倾全族之力,培养出他。贺明虽有经商之赋,自来却和世间文士一般,攻读诗书字画。且因他出身商户,他唯恐被人耻笑,更在此间下了功夫。
寻常文士不一定看得出姜循的画工笔触,但是贺明恰恰最近夜夜观赏一幅画。在那卖画少妇的相助下,他多次揣摩那幅画中藏着的秘密。
少妇对朝廷事务知之不祥,贺明只知道那人是孔益逃跑的妾室。妾室说孔益因一幅画而遭来死罪,贺明不太信这种说法。但是如今,姜循的画工,与贺明日夜观赏的那幅画相结合,贺明刹那间,拼凑出了一个阴错阳差下的真相——
未来的太子妃姜循,与南康世子在陈留私会。姜循为世子作画,孔益撞破此事,遭来杀祸。
姜循和江鹭有染。
姜循背着太子,和南康世子暗度陈仓。
--
贺明脸色惨白,袖口沉甸甸,袖中手捏满了汗。
他在一片恍惚中,听到暮逊不悦的提醒:“贺郎中如何看?”
贺明惘然抬头。
暮逊盯着他。贺明一味盯着姜循的衣角失神,让暮逊想起贺明与姜循初见时的情形。暮逊心中瞬生了然与不快,杀意已生,此时只强行按捺。
暮逊语气温淡:“孤说的是朝堂赈灾议程还没下来,但百姓流离孤心自忧,不妨让贺郎中代孤私下赈灾,孤让循循配合郎君,如何?
“循循在难民那里经营出了几分名声,想来有用。”
姜循不信暮逊会将好差事派给自己,她暗自提防其中有坑,口上只笑盈盈应下。而那贺明却不知为何一径发呆,姜循含笑:“贺郎中不愿意和我一介小女子共事?”
贺明轻轻看眼姜循。
他少有地认真看她,她皎皎如云间月,星辰不及其华。
那是一轮月。
谁可摘月?
--
江鹭借皇城司的名义,暗中调查姜太傅和凉城之间的关系。不得不说,姜太傅行事实在隐晦,查不出什么有用的东西。看来想查,还是得查探姜府。
江鹭想到姜循所说的“我也要杀他”,心口砰跳不住,狂压着期待和欢喜,暗自出神:到底是什么样的渊源,致使养女对养父有如此大的恨意?姜循在姜家,待得这么不开怀吗?
那她当年,为何非要离开他,回来这让她不快的牢笼呢?
近日一想到姜循,江鹭便心间不自在至极,生出许多冲动念头,比起他少年时还要更甚。他不敢多想,用正务来麻痹自己,思考探查姜府的法子。
而就在这时,他接到一条消息:他的人手,和东京中另一泼皮势力在贺府外发生冲突。手下怕生事,忙传讯于世子。
如今流民进京,江鹭便借助此机会,安排十三匪势力混在流民中,渐次入京,来帮他做一些他不方便出面的事。现在十三匪中进城人数已有一半,江鹭安排他们监督“神仙醉”的踪迹,却不想他们和东京泼皮发生了冲突。
这些匪贼原先便不好相与,江鹭剿灭他们花了许多功夫,收服他们又花了许多精力。匪贼从良,却首先占着一个“匪”字。江鹭怕他们坏事,便当即赶去。
马过朱雀门,江鹭与一人当面。
对方文质彬彬,面白如玉,目若桃花。遥遥看到他,对方眉目冰寒如雪。然而在靠近时,那人缓缓露出笑,朝他打招呼:“小世子是出门玩耍呢,还是皇城司办案呢?”
江鹭盯着叶白,想到对方与姜循的关系,对方与段枫的关系。江鹭本应应付,可他心中扎着一根针,长年累月拔不掉,疑心已经到了暴戾程度。
江鹭一言不发,调转马头,率先过城门。
叶白同样调转马头,似笑非笑:哼,他也不见得喜欢理会此人。
然而二人在浚仪街前再次相遇,双方都怔了一怔。
江鹭主动询问:“叶郎君去内宫中书省吗?”
姜循想到了很久前的一篇天下名文:《古今将军论》。
托江鹭和简简的福,她前些时候特意去拜读了那篇原本自己并不关心的文。那篇文乃乔世安所写,当时未见其害,时隔两年,文章之害方彰显出来。
而姜循凝望着那些流离失所的人,嘱咐玲珑:“派我们的人送些汤饼米粥过去。”
玲珑怔忡:“娘子,这不是我们应做的事。赈灾应由朝廷大员做安排。何况你是未来太子妃,若出手援助,难免有搏名邀功的嫌疑,得人猜忌。”
姜循扯扯嘴角。
她靠在车壁上,漫声:“我知道东府(中书省)西府(枢密院)他们的本事。文臣势大,还有朋党相争,等他们定下章程,又不知得饿死多少人。
“邀名嘛,我本就邀名。我若没好名声,我怎么做太子妃?”
玲珑又要再劝她,想说太子最近对她态度暧、昧云云,然而姜循一句话堵死了玲珑:“我旧年时候,就是孤儿,流离失所。如果没有人接济我,我也活不到等到贵人援助的时候。”
……至于说那个带给她荣华富贵的贵人是姜太傅,姜循则不愿多提。
于是,姜循回到内城的这几日,便几乎日日乘车去外城,带着侍女仆从帮忙。城外便都知道这位未来太子妃的仁善,而其他贵女听说,便也坐不住,不知是受家中指使还是她们自己的意愿,她们也来城外帮忙。
贺明受太子之令,私下赈灾。他亦知道姜循所为,在田野间遥遥见过那位贵女。
黄昏日下,美人立在衣着褴褛的平民间,衣襟染上金辉,一时间波光粼粼万金碎落。
贺明看得怔忡痴然,又急急扼制自己不合时宜的念头。隔着距离,姜循似乎发现了他,朝他望来。那漫不经心乜来的一眼,让贺明溃不成军,只遥遥向姜循作揖行礼,便逃命一般地离开了。
贺明便开始回避与姜循见面的可能。
贺明再一次见到姜循,是在东宫。
那日,太子好像终于觉得冷落姜循够了,他又听说了一些姜循搏名、连带他的名望跟着好起来的事,便重新邀姜循入宫,和姜循吟诗作画。
贺明得太子召见,来谈政务。
隔着珠帘,手持画笔的姜循站在铺满宣纸的长桌上,望一眼帘后那身形模糊的青年男子,若有所思地收回目光。
如今贺家蒸蒸日上,贺明更是太子身边新的红人,听说为太子办了不少事。相对的,太子似乎不太召见张寂,不太信任张寂了。姜循已许久不见张寂,不知那人在忙什么。
自然,在姜循看来,张寂“失宠”才是正常的。以那人的品性,那人和太子本就不是一路人,迟早分崩离析。只是贺明的到来,加剧了这个速度而已。
姜循心中稍想了下,便不再在意。她继续作画,旁边宫人帮忙研磨。
太子跟随贺明出去,在外谈起赈灾之事。
朗朗日下,金光如碎。暮逊手捏着眉心,颇为疲惫:“朝中还在吵……我想将这个差事交给你办,那些大臣不同意。嗤,他们当真以为孤多在乎?赈灾而已,办的好是功劳,办的不好是一身腥,他们以为孤想搭理?
“孤心烦的是,这些愚民偏挑此时入京,不知是不是被人指使的?说不定就是赵铭和给孤找事,若不把他们打发掉,七月寿辰……”
贺明垂着头,已习惯太子的态度:愚民。
天下百姓失所,在太子眼中只是不听话的“愚民”。流民入京,在太子眼中是党争相斗。
暮逊又道:“孤真不想管这赈灾之事,可姜循邀名,把孤扯进去了。国库刚充盈,又要出钱……七月要到了,又得大赏百官群臣,孤的府库也亏空许久啊。”
贺明抬头,对上暮逊盯着他的炯炯目光。贺明被这种目光看得一凛,登时意会到太子的真正意图:太子希望借助赈灾,发一笔财,充盈他的私库。
先前弹劾百官之事,虽波及了暮逊的人,但抄家之举平了国库一直亏损的账,暮逊便也不和姜循计较了。而今国库不缺钱,暮逊便琢磨起自己的府库。死了一个擅计算的乔世安是可惜,但是贺明比乔世安更擅长处理钱财账务之事。
暮逊此时盯着贺明,意味深长。
贺明半晌道:“流民居无定所非长久之道,一直依靠他人赈灾也非正道。不如雇他们盖庙盖房,给他们算工钱。东京城中活计极多,瓦舍街市一直缺佣,若有贵人作保,雇佣这些流民上工,便也可按常价给他们算工钱。待他们摆脱了此局,想留下的留下,想离开的离开,都是功德一件。”
此主意是不错,但是,暮逊只是笑了笑,侧过身去逗廊下笼中鹦鹉。
贺明低声解释:“贵人作保,中间作介,利润不算少。”
暮逊微笑:“这些寻常法子,他人也想得出。就如你的上峰,户部侍郎想理此赈灾之事,给我写的折子便是这类主意。贺郎中,孤想将此事交给你办……你得拿出说服孤的理由。”
烈日在上,贺明遍体微寒。
他良久之后,咬牙低声:“臣可帮殿下减少支出,充盈私库。这世间,有一味药,名唤‘神仙醉”。只需小小一指甲盖的分量,便能让人迷幻神智,感知混乱。若混入给流民的赈灾粮中,原先用的粮钱,许能省出大半来。省出来的,自然是殿下的功劳。“
暮逊不放在心上,随口问:“能省出多少?”
贺明在他耳边说了一个数字。
暮逊猛地一震,侧头看他,皮肤下骨血振振,如有耳鸣。他本不应在乎钱财,可多年经营花销甚多,难免为此心动。
暮逊脸颊肌肉剧烈抽动,看着这个在自己面前垂着脸的青年。
好一会儿,暮逊低声:“……那什么药,莫不是毒?”
贺明:“殿下放心,不是毒,只是用量不可过度。此药功效,服用的人最为知晓。臣唯一担忧的是,会有人觊觎药效,囤积此药谋利;或有流民贪图药效,过度服用……”
暮逊轻笑:“有贺郎中把控,不会出事的。”
他目光闪烁,心中已决定让朝堂那些人继续吵,他压着不批赈灾事宜,先让贺明帮自己敛财。待敛够财了,再让朝堂出手。
不过,那“神仙醉”听起来有些风险。这种风险,他不能沾。他身边想搏名的人,却不少——
暮逊心中浮起一丝冷笑。
他幽望着贺明,轻声:“贺郎中,让循循配合你赈灾,如何?她在贵女中有些声望,又热心此事,你与她互相照应,安置好流民,此为大功德,孤送你们好前程一场,如何?”
--
姜循将宫女打发出去,自己一人在书房作画。宫女知道这位娘子脾性不算好,便也不忤逆。
姜循对作画没那么多兴趣,她翻看太子堆在书架上的奏折,看朝堂最近有什么热闹事。只是太子最近提防她,这些放在此间的奏折没什么稀奇处。
姜循看了一会儿就放回原位,心中不屑:他如今才开始提防她,已经晚了。她在朝中早就有交好的臣子,还有叶白……
对了,最近贺明风头实在太盛,不利于叶白在太子面前出头。她得想想,怎么让叶白压贺家一头。唔,她传个信,让叶白自己去琢磨吧。
姜循慢悠悠地返回书桌旁,曳地披帛勾住了什么,拽住了她脚步。她回头,见到是博物架后有一块松动的墙砖,砖头微凸出,边缘没有放好,木屑勾住了她衣角。
应当是在她来之前,暮逊仓促地往暗墙后放东西,没有放好此砖。
姜循一直知道太子书房中有暗格,今日才见到。她好奇太子在里面放了什么,便埋身过去悄然推开砖。里面放了一画轴,姜循疑惑地解开绳索摊开画——
女子着大魏衣裙,男子着异族服饰。二人背对着画,骑马行在辽阔草原间。男子手中长鞭鞭指远方,他侧过头望看旁边的女子。
画工技艺不高超,没有画出男女的相貌,但却足以让画外人看到画中男子对女子的爱慕。
姜循坐在地上,怔望着这幅画,困惑十足。
太子收藏一幅工技拙劣的画,只可能是因画中内容。而画中内容过于隐秘的话,比起收藏,太子更应该毁去此画。太子不毁,说明这画既不可见人,又触动他内心留恋的某一部分……
这暗格不可能是太子的试探,太子再试探她,也不可能将把柄交到她手中。那这画到底是何意?姜循陷入深思,只百思不得其解。
她探寻不出画中内容,而她忽然听到门外玲珑与宫女大声交谈的声音。
姜循不急不忙地将画放回原处,还贴心地帮太子将暗格关好。姜循回到长桌前作画,听闻太子笑声。紧接着,姜循抬眸,见暮逊和贺明一前一后回来书房。
暮逊与姜循四目一对,开口便是夸赞:“循循不愧是太傅教出来的小娘子,如此多才多艺。贺郎中你看,循循这笔画,比起大家来也不失色吧?”
贺明不敢抬头直面姜循,便顺着太子的话恭维,低头看向画作。
一看之下,贺明全身血液僵凝,六月天,他遍体生寒。
贺家倾全族之力,培养出他。贺明虽有经商之赋,自来却和世间文士一般,攻读诗书字画。且因他出身商户,他唯恐被人耻笑,更在此间下了功夫。
寻常文士不一定看得出姜循的画工笔触,但是贺明恰恰最近夜夜观赏一幅画。在那卖画少妇的相助下,他多次揣摩那幅画中藏着的秘密。
少妇对朝廷事务知之不祥,贺明只知道那人是孔益逃跑的妾室。妾室说孔益因一幅画而遭来死罪,贺明不太信这种说法。但是如今,姜循的画工,与贺明日夜观赏的那幅画相结合,贺明刹那间,拼凑出了一个阴错阳差下的真相——
未来的太子妃姜循,与南康世子在陈留私会。姜循为世子作画,孔益撞破此事,遭来杀祸。
姜循和江鹭有染。
姜循背着太子,和南康世子暗度陈仓。
--
贺明脸色惨白,袖口沉甸甸,袖中手捏满了汗。
他在一片恍惚中,听到暮逊不悦的提醒:“贺郎中如何看?”
贺明惘然抬头。
暮逊盯着他。贺明一味盯着姜循的衣角失神,让暮逊想起贺明与姜循初见时的情形。暮逊心中瞬生了然与不快,杀意已生,此时只强行按捺。
暮逊语气温淡:“孤说的是朝堂赈灾议程还没下来,但百姓流离孤心自忧,不妨让贺郎中代孤私下赈灾,孤让循循配合郎君,如何?
“循循在难民那里经营出了几分名声,想来有用。”
姜循不信暮逊会将好差事派给自己,她暗自提防其中有坑,口上只笑盈盈应下。而那贺明却不知为何一径发呆,姜循含笑:“贺郎中不愿意和我一介小女子共事?”
贺明轻轻看眼姜循。
他少有地认真看她,她皎皎如云间月,星辰不及其华。
那是一轮月。
谁可摘月?
--
江鹭借皇城司的名义,暗中调查姜太傅和凉城之间的关系。不得不说,姜太傅行事实在隐晦,查不出什么有用的东西。看来想查,还是得查探姜府。
江鹭想到姜循所说的“我也要杀他”,心口砰跳不住,狂压着期待和欢喜,暗自出神:到底是什么样的渊源,致使养女对养父有如此大的恨意?姜循在姜家,待得这么不开怀吗?
那她当年,为何非要离开他,回来这让她不快的牢笼呢?
近日一想到姜循,江鹭便心间不自在至极,生出许多冲动念头,比起他少年时还要更甚。他不敢多想,用正务来麻痹自己,思考探查姜府的法子。
而就在这时,他接到一条消息:他的人手,和东京中另一泼皮势力在贺府外发生冲突。手下怕生事,忙传讯于世子。
如今流民进京,江鹭便借助此机会,安排十三匪势力混在流民中,渐次入京,来帮他做一些他不方便出面的事。现在十三匪中进城人数已有一半,江鹭安排他们监督“神仙醉”的踪迹,却不想他们和东京泼皮发生了冲突。
这些匪贼原先便不好相与,江鹭剿灭他们花了许多功夫,收服他们又花了许多精力。匪贼从良,却首先占着一个“匪”字。江鹭怕他们坏事,便当即赶去。
马过朱雀门,江鹭与一人当面。
对方文质彬彬,面白如玉,目若桃花。遥遥看到他,对方眉目冰寒如雪。然而在靠近时,那人缓缓露出笑,朝他打招呼:“小世子是出门玩耍呢,还是皇城司办案呢?”
江鹭盯着叶白,想到对方与姜循的关系,对方与段枫的关系。江鹭本应应付,可他心中扎着一根针,长年累月拔不掉,疑心已经到了暴戾程度。
江鹭一言不发,调转马头,率先过城门。
叶白同样调转马头,似笑非笑:哼,他也不见得喜欢理会此人。
然而二人在浚仪街前再次相遇,双方都怔了一怔。
江鹭主动询问:“叶郎君去内宫中书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