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七七种田养娃 第359节
  赵希文喝了口茶水,这才开口。
  “那个,小郭前几天跟我提了嘴,有关这个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这一块儿,说是目前你们参场正在研究这个。
  说实话呢,其实我们局里头,也在考虑这方面,这不就趁着机会,跑林书记这里来取经了么?”
  这年月来说,很多国有企业除了主业外,都在搞三产。
  林业局下属其实也有一些相关的产业,可以创收,还可以安置部分待业青年。
  就比如说各个林场吧,都有下属的服务站。
  这两年,林场服务站也都琢磨着开始种植人参,给林场和林业局创造更多的收入。
  但是林业局职工对于人参种植并不在行,得找人做技术指导。
  论起来种植人参的技术,谁能比一参场的技术员更厉害?
  林业局下属也有不少林场,这些林场服务站每年栽参不少,再加上各村镇参场、个体参场留下的废弃参地,综合起来面积不小。
  赵希文也是听了郭守业的话,把主意打到了这些参地的上面。
  如果能把这些废弃参地利用起来,在保证绿化造林的同时,增产创收,确实是个挺好的办法。
  再有,就是各个服务站明年、后年开始陆续出产人参。
  假如各个林场自行加工的话,没有技术人员指导,品质恐怕很难保证。
  林业局要是再整个加工厂吧,还得再投入一笔不太值当。
  所以当郭守业提起一参场,赵希文就立刻想到,可以跟一参场合作。
  委托加工也好,或者是直接卖了鲜人参给一参场也行,总归是个出路。
  这才是赵希文、陈成斌赶在大年初五,跑来东岗跟林启越见面的原因。
  “赵书记客气了,关于参地综合利用这一块儿呢,都是我们许副场长主抓。
  他原本是我们参场的技术科科长,精通人参栽培到加工所有工序,更是对林地综合利用、药材种植等相关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
  赵书记可以问问许场长,让他给你们讲一讲。”
  林启越这个人很有脑子,处事更是圆滑周到。
  他明白这件事本身就是许世彦促成的,那肯定要给许世彦一个露脸的机会。
  许世彦被点了名,倒是也不打怵,于是条理清楚的就开始讲解自己的那一套理论。
  当然,这些目前正一点一点在实践摸索,有的已经初见成效,有的还需要点儿时间。
  许世彦说话很实在,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胡乱吹嘘。
  就是实事求是的讲他的想法,和目前一参场对这些的研究进展。
  赵希文几个听着听着就入迷了,作为林业相关的专业人士,他们当然知道,这里面有多少可操作性,以及对林业发展的益处。
  “好,真好,许副场长不愧是管书记都格外推崇的人啊,确实有能力。”
  等许世彦说完,赵希文连连点头夸赞。
  “赵书记过奖了,就是一些不太成熟的小建议,目前来说,还有一些等待实践。”许世彦很谦虚的回了句。
  “林书记、许场长,我们今天过来,主要还是想跟参场这边,商议合作的事情。
  我们有林地有人手,你们出技术。
  咱们看一看怎么联合起来,把人参以及相关产业做起来,增产创收。”
  赵希文态度很诚恳,今天就是为了合作来的,没必要藏着掖着,摊开了说就是。
  第四百七十六章 进京买房子
  赵希文三人和林启越几个,在一起商议了许久,就一参场跟林业局合作事宜,达成了初步意向。
  林业局出林地、人工,一参场出参籽、参栽子、技术,双方第一期合作就是共同种植人参。
  以解决一参场的规划种植面积不足,无法扩大生产,而林业局有闲置林地和人手没法安排的情况。
  双方合作种植的人参,三年后收获时,将按照市场行情定价,由一参场全数收购。
  第二期合作,就是共同完成老参地的综合利用。
  这个阶段不用着急,可以慢慢来。
  反正一参场如今的老参地栽培天麻技术已经成熟,其他的栽培药材、食用菌和药用菌方面,也在逐步完善。
  等三年后起参做货,这些技术肯定没问题了,到时候可以进一步商谈接下来的合作细节。
  今天不过是达成合作意向,把大方向定下来。
  具体的细节,都得双方专业人员到场具体商议,然后签订合同。
  这毕竟不是两个人之间互相帮助那么简单,这是两个单位,所有细节必须落到实处才可以。
  大致商议出结果,双方都很满意,正好这时候,林启越的媳妇也把饭菜都做好了。
  这大正月初五,难得来家里了,那还能不留客人吃饭?
  于是摆上酒菜,几个人边吃喝边聊天。
  东北人嘛,交情都是从酒里先开始的,喝着喝着就熟悉了,熟悉以后就好办事儿了。
  这顿酒,从下午一点多开始喝,一直喝到了三点多,几个人喝的都有点儿晃悠了。
  最后是韩立新和李宗良赶过来,帮忙开车,把赵希文三人送回去。
  许世彦自己也没敢开车,直接把车扔给了韩立新,自己晃悠着走回家。
  正月初六,许世彦把韩立民、周庆国、赵建设、杨钧显等这一帮人,全都叫过来一起。
  在许世彦家烤了只羊,还弄了其他吃的,又热闹一天。
  顺道,也把今年的发展规划,商议妥当。
  参栽子只发展一茬,捞一笔就行,这个不能贪心。
  正好机修厂那片参地直接拿下,各家留一百丈参土自家发展,其余的还是卖出去。
  倒腾这一茬参土,除了自家留下的之外,还能挣不少钱。
  这就可以了,要知足,发展太猛了未必是好事儿。
  另外,就是参市这方面,等着开春之后,得加快建设速度,争取秋天可以开市营业。
  “没事儿,反正我七八月份就毕业了,后面咋办,咱哥们儿到时候一起再商议。
  我的一贯主张就是不能急躁,还是以稳妥为主。”
  步子太大容易扯到蛋,还是一步一步走稳走踏实了才行。
  别看各家手里都有点儿钱,那也不能瞎胡闹,万一弄不好折进去咋整?
  “三哥,你放心,这事儿我们心里有数。
  三哥的话,我们都记着呢。”赵建设等人保证道。
  正月初七,韩家那边请客。
  把许成厚夫妻还有许世彦一家子,连同楚老,都请了过去,众人在韩家又玩了一天。
  正月初八,林业局上班了。
  许世彦和苏安瑛、赵建设、黄胜利一起,去了林业局资源处,找到郭守业,定下了机修厂那片参地。
  一共是二十五垧地,十万块钱,苏安瑛先交了五万块钱订金,其余的等到天气暖和了再次丈量后,再付款。
  正月初九,许世彦和苏安瑛去了趟县城,取出来十多万块钱。
  这个是打算让苏安瑛带着,去首都买房子用的。
  先带这些吧,太多了也不行,太危险。
  关键现在这个电汇什么的还是挺麻烦,又没法做到国内通存通取,而且这是个人买卖,也不能走公司账户。
  所以只能带这些,过去看看,能买铺子买铺子,不行就买两处院子也可以。
  许世彦参与研究微生物复合肥技术,不能像去年那样到二月末才回学校。
  所以正月初十,许世彦就背上行囊,踏上前往省城求学的旅程。
  正月十三,韩立伟和许世琴也要启程返回首都了。
  这俩人初三那天各自去抓了三副药吃了,之后又找楚老看过两次,又吃了六副药。
  临走之前,找楚老看诊,楚老又给开了方子,让他们到首都后抓药再吃六副,就不用吃了。
  但是停药后两个月之内不能同房。
  俩人都记清楚了,这才带着药方走的。
  苏安瑛也带着一兜子的现金,跟着许世琴两口子一起走了。
  回到首都后,韩立伟跟学校那边请了假,白天在学校,晚上回家吃药。
  等六副药都吃完,正好学校那边有任务,韩立伟带着一个大队的人,直接去执行任务了。
  韩立伟不在家,许世琴和苏安瑛这对姑嫂闲着也没事,就每天在首都各处转悠。
  许世琴毕竟在这边生活了一年,认识一些人。
  于是找了中间人帮忙牵线,去看了几处房子还有铺子啥的。
  其实这年月首都的房子也没有想象中的高。
  如今这个时候,大多数人都奔着楼房使劲,谁也不把平房当回事儿。
  当然,铺子咋地也比小院要贵一些。
  苏安瑛看好两处,最后磨下来,一处四万,一处四万五。
  都是临街二层楼的铺子,后头带院子那种,特别规矩,地段也不错。
  许世琴领着苏安瑛去房管所查了相关的手续,确定对方没糊弄他们,那铺子确实没问题,这才放心。